針對1月11日《中國時報》頭版揭露衛福部疾管署的統計數據顯示,淋病病例在過去12年間暴增七倍,引起家長熱烈討論及關切。性病防治長期以來主要由泌尿科、婦產科、家庭醫學科及感染症科負責,其直屬主管機關為衛福部。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呼籲衛福部責無旁貸,應正視青少年性病日益嚴峻問題,儘快提出有效防治策略,並做好數據監測與危機警示。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台灣10至19歲青少年總人口數相比12年前大幅減少46.26%,但同期間淋病感染人數卻驟增6至7倍,每10萬人中有50.34人感染。同時,根據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公布的2022年數據,歐洲衣原體疾病(披衣菌)病例較前一年增長16%,達到216,000例;梅毒案例增加34%,達到35,000例;而淋病更是大幅飆升48%,超過70,000例。這些國際趨勢與台灣的情況互相呼應,凸顯全球性病防治的重要性。這一現象昨日引發家長熱烈討論,凸顯出台灣性病防治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包括偏鄉與都市間的防治落差及性健康教育普及不足,亟需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性病的危險性不容小覷。根據衛福部淋病防治工作手冊,男性感染後可能導致精囊、前列腺發炎及不孕症;女性則可能出現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症狀,甚至造成子宮外孕或不孕症。此外,未及時治療的淋病感染可能引發菌血症、淋病性關節炎,甚至造成終身損害。
衛福部應立即主導性病防治政策
針對性病激增的現象,郭綜合醫院外科部長暨泌尿科主任吳建穎醫師由於長期在第一線因此指出,性病問題的根本解決需衛福部帶頭實施全面的預防與治療策略。他建議,應加強青少年對性病的認識,包括症狀、預防方式及潛在後遺症,並提供隱私友好的篩檢與治療管道。此外,並進一步指出南部已有醫師和心理師組成的團體,由醫生解說疾病的認識,心理師解說情感面的問題,來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建議衛福部應設立心理與健康教育資源,促進情感教育與疾病預防的雙向發展。
青少年染病卻不願(敢)就醫,加上未進行自我保護措施,可能是隱性傳播的原因。建議應結合學校及家庭資源,加強青少年安全性行為教育,提供較隱私的性病及未婚懷孕諮詢輔導、定期性病篩檢,以找出隱性傳播族群,提早治療,避免疫情擴大。由於感染年輕化趨勢明顯,對青少年族群之性傳染病防治措施,應有更積極的介入作為。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特約主任醫師周明文則表示,淋病的案例增加意味著性病整體問題的惡化。他強調,衛福部應推廣單一性伴侶及較安全性行為的概念,並推出符合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教育內容,如短影音宣導,提升性健康知識的普及率。
台灣性教育學會也提出,政府在青少年性健康促進方面的資源投入仍需大幅提升。保險套僅是最後一道防線,預防的關鍵在於讓青少年了解延遲性行為的重要性,這是對自身健康負責的最佳選擇。
國教盟呼籲衛福部:
應立即擬定青少年性病防治計畫,主動應對感染風險上升的危機。適切考量建立醫師與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設計適合青少年的全面性健康課程。
提升性病篩檢與治療的資源投入,確保青少年能方便且隱私地獲得必要服務。推動性病防治宣導多樣化,利用網路、短影音等媒體形式,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
針對1月11日《中國時報》頭版揭露衛福部疾管署的統計數據顯示,淋病病例在過去12年間暴增七倍,引起家長熱烈討論及關切。性病防治長期以來主要由泌尿科、婦產科、家庭醫學科及感染症科負責,其直屬主管機關為衛福部。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呼籲衛福部責無旁貸,應正視青少年性病日益嚴峻問題,儘快提出有效防治策略,並做好數據監測與危機警示。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台灣10至19歲青少年總人口數相比12年前大幅減少46.26%,但同期間淋病感染人數卻驟增6至7倍,每10萬人中有50.34人感染。同時,根據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公布的2022年數據,歐洲衣原體疾病(披衣菌)病例較前一年增長16%,達到216,000例;梅毒案例增加34%,達到35,000例;而淋病更是大幅飆升48%,超過70,000例。這些國際趨勢與台灣的情況互相呼應,凸顯全球性病防治的重要性。這一現象昨日引發家長熱烈討論,凸顯出台灣性病防治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包括偏鄉與都市間的防治落差及性健康教育普及不足,亟需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性病的危險性不容小覷。根據衛福部淋病防治工作手冊,男性感染後可能導致精囊、前列腺發炎及不孕症;女性則可能出現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症狀,甚至造成子宮外孕或不孕症。此外,未及時治療的淋病感染可能引發菌血症、淋病性關節炎,甚至造成終身損害。
衛福部應立即主導性病防治政策
針對性病激增的現象,郭綜合醫院外科部長暨泌尿科主任吳建穎醫師由於長期在第一線因此指出,性病問題的根本解決需衛福部帶頭實施全面的預防與治療策略。他建議,應加強青少年對性病的認識,包括症狀、預防方式及潛在後遺症,並提供隱私友好的篩檢與治療管道。此外,並進一步指出南部已有醫師和心理師組成的團體,由醫生解說疾病的認識,心理師解說情感面的問題,來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建議衛福部應設立心理與健康教育資源,促進情感教育與疾病預防的雙向發展。
青少年染病卻不願(敢)就醫,加上未進 行自我保護措施,可能是隱性傳播的原因。建議應結合學校及家庭資源, 加強青少年安全性行為教育,提供較隱私的性病及未婚懷孕諮詢輔導、 定期性病篩檢,以找出隱性傳播族群,提早治療,避免疫情擴大。由於 感染年輕化趨勢明顯,對青少年族群之性傳染病防治措施,應有更積極 的介入作為。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特約主任醫師周明文則表示,淋病的案例增加意味著性病整體問題的惡化。他強調,衛福部應推廣單一性伴侶及較安全性行為的概念,並推出符合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教育內容,如短影音宣導,提升性健康知識的普及率。
台灣性教育學會也提出,政府在青少年性健康促進方面的資源投入仍需大幅提升。保險套僅是最後一道防線,預防的關鍵在於讓青少年了解延遲性行為的重要性,這是對自身健康負責的最佳選擇。
國教盟呼籲衛福部:
- 應立即擬定青少年性病防治計畫,主動應對感染風險上升的危機。適切考量建立醫師與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設計適合青少年的全面性健康課程。
- 提升性病篩檢與治療的資源投入,確保青少年能方便且隱私地獲得必要服務。推動性病防治宣導多樣化,利用網路、短影音等媒體形式,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