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連結:https://is.gd/Nu62Hf
大家開年大吉,龍年行大運;然而什麼是「大運」?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近年經常在中國大陸政治、社會議題中活躍的概念:「宏大敘事」。
什麼是「宏大敘事」呢?讓我引用前幾年大陸一位年輕網友的問題來說明吧。他在知乎上問說:「為什麼我對國家民族的前途充滿信心,但對我個人的命運卻充滿悲觀?」
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多共鳴:對啊,比起越來越爛或已經躺平的其他大國,明明中國變得愈來愈強了,可為什麼我們還是活得這麼辛苦?為什麼越來越多青年人淪為「窮忙」一族?年輕人的前途、出路到底在哪裡?
於是就有很多答案指出:變強了的是國家,不是你。你對國家民族的前途充滿信心,這是「宏大敘事」灌輸給你的觀念,然而這並不能改變你在現實中的渺小,而且你愈受到「宏大敘事」的激勵,回到現實的時候,落差感也就愈大。
宏大敘事,是一種從大處來著眼的,看待世界、解釋社會、構建歷史的方法與習慣。例如,對剛剛提到的問題「我為什麼活得這麼辛苦又看不到出路」,最膚淺的答案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愛拼才會贏」,這種話現在已經沒人聽了,所以各種財經媒體,或者《富爸爸,窮爸爸》之類的成功學、生意經,就要升級一下,回答說:因為你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去努力。什麼是正確的方向?就看世界潮流是怎樣。
國父 孫中山先生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嘛,這就是一種「宏大敘事」。像現在最熱門的就是AI、新能源這些領域,而未來世界又需要怎樣的人才,怎樣的思維,怎樣的教育訓練呢?你就可以看到這些專家學者一套一套地給你條列出來,讓你越來越恐慌、焦慮、害怕自己是不是落伍了,吸引你去跟他屁股、買他的書、信他的教。我們可以說,這一類的論調,是強調「生產」的「順從型」的「宏大敘事」。
有強調生產的順從型宏大敘事,當然就有強調「分配」的「反抗型」宏大敘事。反抗型的宏大敘事又是怎樣呢?首先就是給你抓出罪魁禍首,就像小朋友說「都誰害的」。我們為什麼活得這麼辛苦呢?因為勞動的果實都被某些人奪走了。這「某些人」是哪些人呢?如果你想強調階級,就說是全球金融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主導下的各種權貴階層,至於這之中要不要包括中共的官僚資本階層,要不要講出來,就看你的反華程度和膽量而定;如果你想強調國家民族,那麼站在中國立場上,就可以說是「盎薩集團」(盎格魯-薩克遜人,以前大英帝國和美國的主體民族)和「猶太集團」所操控的美西方陣線,藉由美元霸權來收割全世界,只有現在的中國能夠抵抗他們;而如果你站在西方立場上,就可以說是中國、俄國這些專制政權,利用國家手段和「低人權優勢」在全球市場中構成各種不公平競爭,奪走別人家的工作、技術、市場、產業。
那麼,怎麼反抗呢?當然是打倒這些大魔王。但你一個人打得過嗎?給你兩千萬人你也打不過。真給你兩千萬人,你連養都養不活,他們馬上就被大魔王吸過去打工了。那現在這地球上誰才能打得過他們?答案是只有中國能跟美國對抗,也只有美國能跟中國對抗,這就是當今我們這個世界的「大運」,你也可以借美國學者亨廷頓的概念把它描述成「文明的衝突」,這就是一種讓你從根源、底層來建立認知的「宏大敘事」。
你一旦接受了「文明的衝突」這種設定,那接下來無論你選擇順從誰、反抗誰,還是想辦法在夾縫間左右逢源,又或者保持你精神上的極端與純粹,統統都反,統統都罵──無論你怎麼選,大抵都跳脫不出這個框架。而如果一個社會的主流輿論都按著這個框架來走,那誰跟不上它,或者不想跟它走,就很容易被鄙視、被嘲笑,或者被憐憫說你「搞不清楚狀況」。這就是「宏大敘事」的威力。
但當然,下一步,我們就會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了:「宏大敘事」可以為你各種困境提供充足的解釋,然後可以指出一條明路,但這條明路,往往就是你目前正和幾千萬人、十幾億人擠在一起的庸碌與勞碌。就像大陸網友近年很熟悉的一句話:「發展總有代價,我就是那個代價」。
在所謂「新冷戰」的認知框架底下,你想反抗這個,就得順從那個。為了反抗美帝霸權,中國人就應該聽黨話、跟黨走;或者,為了反制中、俄、伊朗、朝鮮等國構成的陣營,自由世界的盟友都應該作出必要的貢獻,所以老百姓都活該忍受愈發高昂的物價和愈發惡劣或不穩定的工作環境,等等。只要我們撐到勝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老大的最喜歡用這種話術來凹人了,所以,很多網友講起「宏大敘事」的時候,往往會帶著一些陰陽怪氣的諷刺意味,然而這諷刺之中,又帶著一些悲哀,因為大家心底承認,那些「宏大敘事」對世界潮流、文明衝突、階級分化、王朝周期、各種社會問題的觀察與解釋,在相當程度上是正確的,畢竟現實就是這樣。
如果你不想承認這些解釋,你想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活法,那些操持著「宏大敘事」的人又有充足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數據來否定你,甚至封死你所有想要尋找第三勢力、第三條路,或者某種桃花源的嘗試,讓你無處可逃。有言道「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你在思想的領域裡可以像遊戲玩家一樣與整個文明同在,和敵方進行史詩級的對決;但回到現實,你仍然只是一個高不到哪裡去的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人就容易陷入一種怎麼想都想不通、都覺得是死路的狀態,叫「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這個詞的流行,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我們下集繼續講。這裡先再說明一下「宏大敘事」這個詞的由來。
「宏大敘事」這個詞,你讀過書應該就會感覺到這是從外文翻譯來的。沒錯,它英文叫grand narrative,以前我在台灣的文壇也看過有前輩把它翻譯成「大敘述」。這個詞起源於20世紀早期,而在1979年後由法國思想家李歐塔發揚光大。李歐塔談「宏大敘事」,就是為了反對它,反對那些從啟蒙時代到當時美蘇冷戰環境下,各種相信著某種超越性和普遍真理,斬釘截鐵地去指出「文明發展應該怎樣怎樣」的現代主義教條,因為它往往會粗暴地無視各種差異,碾壓各種異端。李歐塔主張,我們應該多用各種「小敘事」,各種本地的、局部的、甚至個人的故事與觀點,去取代那些想要統攝一切的「宏大敘事」。
各位聽到這裡有沒有什麼熟悉的感覺呢?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讓我來說吧:這就是1980年代以後從歐洲流行到美國,在西方人文社科學界大行其道,然後也傳播到台灣的「後現代主義」,或曰「多元主義」的核心主張。它為什麼會流行起來呢?一種看法是,法國人本來在文化和哲學上就很驕傲,覺得老子天下第一,在政治上也不甘屈居美國之下,但又翻不起大浪,那現實中做不到的,就讓思想家來做,從學術界來殺出美蘇之外的第三條路。
同時,美國新一代學者也有很多不想跟前人屁股的異端啊,他們想要自己揚名立萬,而且社會上也滿地都是想要「做自己」的年輕人,而老歐洲這一輩屌上天的知識份子正好能提供這樣的思想資源,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就有了「後現代主義」的流行。其影響所及,不僅我們這一兩輩讀人文社科的大學生都對之耳熟能詳,而且它也已經實實在在地引導了台灣政客與教育界、藝文界,去重新塑造各種對於歷史與現實的認知。
也就是說,我們台灣社會從解嚴到政黨輪替到現在,在思想上的主要變遷,就是許多人援引著這些後現代思想,一步步地「洗掉」、排斥掉、拒絕掉以往各種「宏大敘事」的歷程,這之中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以前國民黨、國編本教科書所秉持的「傳統儒家思想加近代國族主義」,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中華」認同。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知識界、藝文界也接觸甚至接受了同樣的思想沖擊,然而共產黨及其向來秉持的馬列主義「宏大敘事」仍然佔有統治地位,近十幾年在愛國自媒體的崛起和毛澤東思想的回潮之下,更有不少新生代也真心信奉著這等「宏大敘事」,這是如今大陸同胞在思想上,和香港、台灣以及海外華人,最主要而且最深層的差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極其值得深談的議題,我希望大家都能看到這一點,並且來參與討論。這也決非短時間就能談清楚的問題,所以我們下集繼續。
EP.7連結 一般兒少觀眾常以主觀喜好評斷節目優劣
2024-12-26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