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連結:https://is.gd/13kFeb
話說,人需要優越感,但當然,優越感和真實的優越,總是有差距的。那為了保障優越感,就需要一種安全感;同理,安全感和真正的安全,也是有差別的。不爽你的人,找對方法,就可以拆你的台,把你弄崩潰,這將會帶來巨大的勝利感、成就感,儘管這通常也不過就是個樂子。而在如今這個互聯網時代,很多人平常最重要的精神食糧就是樂子,所以,我們大陸網友也圍繞著這個母題,發展出了許多新詞,這回我就來介紹其中的:「疊甲」、「破防」、「求生欲」。
「疊甲」與「破防」,原先都是遊戲術語來的。「疊甲」是在戰鬥之前或者之中,用法術或道具等各種手段,給角色添加防護、強化護甲;因為很多遊戲都設計得可以疊加多層,所以「疊」這個字就用得多了。它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我不清楚,可能是2006年《魔獸世界》在中國大陸大獲成功以後,也可能更早。
及至最近這幾年,也開始有人把「疊甲」這個詞用來形容各種「言論免責聲明」,例如說「來賓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我下面引用這段話,不代表我贊同」,「這裡僅就我個人的所見所聞發表意見,不代表整體的情況」,這些算是普通的。
那不普通的是怎樣呢?「首先聲明:筆者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遵紀守法,支持國家相關政策」,「本視頻引用新聞片段,來自正規媒體公開內容」,「站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以及人民的立場上,我們必須指出:……」像這樣,出於怕不能過審、怕被罵,或者怕不被接受等等的心理,聲明自己是站在政治正確這一邊。
簡而言之,什麼時候需要「疊甲」呢?就是,當你覺得你接下來要講的話、要做的事,不那麼「安全」,有可能讓你被「開除國籍」,被踢出「人民」的行列。
例如以前我聽一位旅行社導遊說:1990年左右,兩岸自由行還沒開放的時候,大陸人只能用學術交流之類的名義來訪台,他接待一個大陸團來台北,問他們要不要去中正紀念堂參觀,然後這個大陸團非常謹慎地圍起來開了一個會,開完後團長正經八百地作了一段聲明,說我們這項行程的性質是以瞭解為主,或許還有「批判性地參觀」之類的話,這樣統一了思想認識,消除了犯政治錯誤的擔憂,這才回頭跟導遊說「我們要去」。
更早的時候,50到80年代,大陸出版社出一些政治不太正確的、資本主義世界著作的時候,也要「疊甲」,開頭先來一段前言、導讀,說明我們為什麼要出這個,例如因為有必要瞭解人家的思想源流,希望讀者要以批判的眼光閱讀。我研究流行歌曲的時候,也讀過人民音樂出版社50年代組織出版的一些分享歌曲創作經驗的文集,裡面也說,本書講西方古典音樂的時候,是以吸收其技法為主。言下之意,就是只要技法,不要那些在歷史脈絡中和古典樂交織在一起的,反動的、腐朽的、貴族和資產階級的哲學、美學、價值觀等等等等。我很能理解他們這麼做的必要,儘管後來在政治運動裡,該被整的、還有不該被整的,還是很多都被整了。
你在十年前和人談起這些,人家大概會說這也是過去的事情了,今後應該不會再這麼敏感了。然而,現實是,到了這幾年,又越來越敏感了。
例如今年3月初,日本漫畫家鳥山明去世了,全世界的讀者紛紛發文悼念,大陸也不例外,可是呢,有些人就擔心了:我紀念一個日本人,會不會被罵媚日?於是就要疊甲,先把鳥山明歸在好的日本人一邊,和壞的日本人切割開來,然後再來感謝他帶給世人的單純的美好、快樂,以及對漫畫界在觀念、技法上的啟發。這樣似乎比較安全了,但有人好像覺得還不夠,就還要加碼,把鳥山明和藤子不二雄那一輩思想偏於左翼的漫畫家相提並論,再強調他們對中國和中華文化都很友好,這樣在「階級」和「民族」兩方面都疊了甲,才敢繼續講下去。有些人就苦笑了:藤子不二雄那一輩很多人是左派沒有錯,可是鳥山明,你看過他作品就知道這個人跟什麼政治思想、什麼主義是絕緣的,鳥山明就是個一直保持著「童心」的人,他的腦筋也是有他很細膩的地方,但這只會用在把故事和人物編得完整而有趣,而不會去碰那些什麼宏大敘事的。所以有人就感嘆了:為什麼現在的網友,紀念這樣的一個人,這樣一個外交部也向他公開致意的漫畫家,都還要疊甲?
這種事情,感覺起來是不是很滑稽、很荒謬?但實際上,它往往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很有必要,要接受這種荒謬的現實。為什麼呢?一因為,你不接受,你可能就被權力給封死了;二因為,這種感覺起來很憋屈的「疊甲聲明」,或許反而可以讓你在觀眾面前掙到一點同情分。
怎麼個同情法呢?就是:我不會以為自己讀過什麼書、做過什麼事,有了一些東西可以拿出來講,就能了不起到哪裡去,就能高人一等地指點什麼江山、揮斥什麼方遒了;我很清楚,在真正的權力面前,我們都是一個鳥樣。──或許你會想:群眾的暴力,也算真正的權力嗎?我認為,算,雖然比較小,但要搞你一兩個人也夠了。
要體認到這一點,還要明白地表態出來,這是一件非常破壞優越感的事情。傳統上,我們嚮往的,士大夫的風骨,知識份子的光彩,體現在哪裡?不要講什麼深刻的思想,我們就講一個最表面的:我可以對你強權表示不屑。言論能真正自由的話,我幹嘛要疊甲?有話能直說的話,我為什麼要拐彎抹角?有道是「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我們審慎界定自己言論的適用範圍,以免不必要的誤解與情緒,這樣的「疊甲」,這樣節制我們的傲氣,是合理的,也是應該的;但如果因為怕被網軍「出征」,怕被人噴,就一昧往你以為的「安全地帶」靠攏,這樣的「疊甲」,感覺就是自己先把自己的脊梁骨給折了。太憋屈了。
然而,或許正因為你憋屈,人家才比較願意聽你講話,或者說,和你「共情」。像我們在牆外,我們很多人不爽大陸的什麼什麼、怎樣怎樣,都可以直接噴,也可以肆無忌憚地嘲笑「牆國人」,這樣是可以滿足你住在「自由世界」的優越感了,但一般的對岸網友看到了,會作何感想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出了國,才學會愛國」,大陸很多人在牆內的時候對共產黨反感,然而到了國外留學工作,感受到各種奇葩的對中國人的誤解與惡意,或者翻牆上了外網,看到各種反華反到極端的言論,這都什麼跟什麼?他的情感就被推回去了,甚至開始理解共產黨、擁護共產黨。
當然,回到牆內以後,不管你是肉身回國或者只是上網,說話還是要小心,該疊甲時還是要疊甲,否則呢?就是:如果你不跟大家一樣憋屈,不在言論中和大家一樣流露出這種憋屈的意味,那人家感覺起來,你就不夠「接地氣」。「地氣」是什麼呢?這分正經和不正經,正經的,是小心翼翼;不正經的,就是陰陽怪氣。
打個比方,一群台灣成年男性,碰到一起,剛認識,還不瞭解大家有什麼共通點,那找什麼話題來聊呢?通常就會談當兵,只要你服過兵役,說一下你什麼單位,然後吐槽一下碰過什麼鳥人鳥事,大家很快就可以聊起來了;即便你待的是爽單位,佔的是涼缺,講出來,人家笑罵一句「過太爽」,也還是可以交朋友。但如果你沒當兵,你免役或者是外國國籍,人家表面上可能會羨慕一下,說不當好、少浪費生命,但你或許可以感覺到人家心裡就跟你隔了一層,除非你免役是因為碰到比當兵更慘的事情,例如特殊疾病或者家庭受災。
說到這裡,你或許會想到了:「這不就是『比慘』嗎?」──沒錯,所謂的「接地氣」,在相當大的範圍裡,就是要能「比慘」。「比慘」並不是說一定要誰比誰更慘、更坎、更坑,而是大家差不多都有受過相同的苦,或許也還要繼續受下去。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你公開發言的時候,你小心翼翼地疊甲也好,陰陽怪氣地反諷也好,人家就會直覺地認知到:啊,我們是一國的。
怎樣才算是「一國」的呢?注意,我這裡用的是兒童的語言,不是看身分證、看黨籍的成人的語言。在小孩子樸素的觀念裡,「我和你一國」,就是我們能共享一種群體優越感,同仇敵愾。網上有很多秀優越的文章和演講影片,如果你是和大家在同一國,跟大家一起向外秀優越,或者吐槽一起受的苦,或者翻譯一些外國人稱讚中國、景仰中國的談話,那很好,因為夠爽;但如果碰到可能破壞這種「和諧」的內容,你就得開始考慮要不要「疊甲」了。
如何判斷要不要「疊甲」,還有如何「疊甲」呢?很簡單:如果你在這個坑裡待得夠久,那你靠直覺就可以知道了,因為其他人的敏感度、敏感帶,應該跟你差不多。當然這裡也有問題:如果差多了,那是你的問題,還是其他人的問題?管他是誰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怎麼辦」,答案就是小心為上,多疊甲。疊完倒也不妨和人一起吐槽一下這什麼言論環境,人家就會想:唉,我們果然是一國的。台灣綠營這幾年也搞「網軍出征」,也對各種「中國用語」敏感,也弄得一些人動輒得咎,要向「本土意識」和「台灣價值」靠攏,這也就是「疊甲」;儘管如此,只要惹到人家不爽了,人家也還是可以踩你、罵你、搞你。唉,我們果然是一國的。
相對的,如果你「潤」到了不用再疊甲的環境,你跳出這個坑了,你可以放開了,那會怎麼樣呢?你可能會發現,你對還在坑裡的人,失去影響力了。人家可能會說:你走都走了,就不要再來裝熟,不要再說三道四了。人家的感情與希望,會更多寄託在還在坑裡的仁人志士,以前一些自由派可以走但是不走,就是這個緣故:你還存在這裡,還杵在這裡,你這個人就還可以讓人寄予一些「希望」,就像物理學上的「位能」,東西還沒掉下去的時候,引而未發的能量,人們希望這個「位能」可以對權力產生一些牽制的作用,甚至做更多。但如果你走了,你就沒有這個「位能」了。
那如果你把這個「位能」釋放出來,變成「動能」呢?通常的情況是,你太渺小了,什麼也動搖不了。或者你可以帶走一兩個有問題的傢伙,甚至讓官場地震一下,但體制還是會很快把事情用體制的方式處理完,很快把權力結構繼續穩定下來。而你動能耗盡的結果,即便人沒死,也很難再翻出什麼浪花了,最好的結局大概也就是走,然後人家再把希望轉移到下一批有「位能」的人身上。
那在這種生態裡面,你想在言論場上持續發揮能量,那就要找到一種「持盈保泰」之道,用物理學的話來講,就是既要持續累積位能,也要妥善釋放動能,維持在一個可以被寄望,但不要太被寄望的狀態;不然如果人家來擠兌你,要鼓動你去雞蛋碰石頭,你怎麼辦?所以你平常就不能太硬,你要皮一點,見勢不妙就滑開來,不要給自己立一個太偉大的「人設」,把自己拱成一個下不了台、只能壯烈成仁的烈士。講話發聲,該疊甲就疊甲。或許什麼時候會有一件大事,值得你去全部爆發出來,也或許那件大事永遠不會到來,但只要你還杵在這裡,你就有位能,你就有希望;離開的人,就沒有了。如果你已經不在乎所謂的「祖國」,那也罷;如果你還在乎,那可能就會產生一種「離散」的痛苦了。
你或許會問:剛剛講的,是牽涉到政治和文藝這些敏感話題的情況吧,那如果我不談政治呢?我就談談美食、旅遊、汽車、釣魚這些比較不容易被扣帽子的呢?──答案是,這些也只是比較不容易被扣帽子,但在發生爭吵的時候,人家就算不扣你帽子,也可以直接噴你,拆你的台,達成他的勝利。所以該疊甲的時候,還是得疊。
有人就感嘆了:怎麼現在網上這些人戾氣這麼重,一點就炸?這也有很多人研究過了,結論是現在那些算法主導下的平台生態,就會使言論環境趨向極化。──那麼,還有沒有淨土呢?有,就是成人分享區。但這也不一定,因為成人分享區,如果鬧起來,鬧到有人舉報,那是真的可以叫警察循著網線把人抓起來關進去,只要那人還在大陸。所以成人區的「和諧」其實是來自比合法地帶更強的威懾,你在那種地方看不到人「疊甲」是因為大多數人根本不敢多說什麼多餘的話。
這就是我所觀察和感受到的,關於「疊甲」的生態與心理機制了。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下集我們繼續談「破防」。
EP.7連結 一般兒少觀眾常以主觀喜好評斷節目優劣
2024-12-26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