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估,2030年AI產值將高達13兆美元,初估每年為全球GDP成長率貢獻1.2%。至於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的研究則指出,同樣到了2030年,AI晶片的需求將創造3090億美元的年產值,而2021年僅為100億美元,看得出來,在全球人工智慧正式進入軍備競賽後,已是台灣高科技與半導體產業的新春燕。
2022年底,OpenAI發佈免費機器人對話模型ChatGPT後,有小學生用來完成數學作業,有大學生拿來做SWOT分析報告,有網紅拿來撰寫社群文案,還有記者拿來自動生成報導的初稿!大家都驚訝於人工智慧的好處,已經真正能為你我常人所用。
AI在圖像處理上的大躍進,從Deep Fake到自動修圖,甚至生成3D影像或NFT作品,都是人工智慧遠遠超過工人智慧的表徵,大導演柯麥隆用將近二十年心血拍出阿凡達系列電影,但我們未來看到的阿凡達續集,還有夢工廠史瑞克與更多迪士尼動畫,會不會都是由AI自動完成的呢?人工智慧在繪圖上的運用,確實已經超越了科班水平,這是人工智慧對於內容創作的顛覆。
過去十到二十年,網路平台成為閱聽人獲取內容的首選渠道,我們從每天看三到四個小時的電視,轉變成為使用手機三到四個小時,但通路上的內容,仍然是由人產製出來的,也造就了YouTuber與直播主等新興職業。
未來如果海量的影音與文字內容,都是由人工智慧創作(AIGC),而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時,我們要深思的是,從音樂到繪畫,從新聞到影音,從流行文化到藝術創意,都不再完全由人類大腦主導了!機器的創作,或許會更有市場性,也更有未來性。
從toB到toC,人工智慧的進展,用了超過60年的時間。早在1956年,人工智慧就被確立為一門學科,當年的達特茅斯會議上,就誕生了第一代AI的研究者,但是誰能自在運用人工智慧,完成生活與工作上的需求?經過了一甲子時間,現在正是人工智慧「奇點」來臨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