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的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唐代顏真卿《祭侄文稿》與北宋蘇軾《寒食帖》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歷代鑒賞家均對《寒食帖》推崇備至,稱道這是一篇蘇東坡的曠世神品!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日,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一個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禁炊煙、火燭,只能吃冷食。會有這樣的習俗,是因為相傳寒食節的起源和春秋時期的名臣介子推有關。
宋蘇軾書黃州寒食詩-2。(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DATA)
回到寒食節的起源。「晉公子重耳出亡」故事說的就是「驪姬之亂」之後,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離開了晉國都城,避難奔逃,在國外八個諸侯國之間流亡了十九年,直至六十二歲才回國登基當國君,重掌政權,日後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在他流亡過程中,有一批誓死追隨的忠臣,其中包括寒食節的主角介子推。相傳他在重耳出亡的時候,曾經「割股啖君」。
「股」可不是今天我們說的屁股。
《韓詩外傳》記載:重耳逃入衛國國境時,有小臣負責管理錢財,卻偷光了重耳的資金與糧食,逃入深山。重耳沒有糧食,飢餓到難以行走,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養重耳。這樣捨身成仁、忠心護主的臣子理應得到重賞。可是晉文公回國成為國君以後,分封群臣,唯獨介子推不願受賞,還帶著老母隱居到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邀請介子推為官,但介子推就是不肯,躲避在山裡。晉文公聽信愚蠢讒言,竟然放火燒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竟然是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
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晉文公就下令:日後介子推死難之日不能生火做飯,只能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起源。
宋蘇軾書黃州寒食詩-3。(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DATA)
《寒食帖》是蘇軾在仕途最坎坷最不順的時候寫的,當時他因為著名的「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這是蘇軾在人生最失意的時候寫的,第一首詩首句就指出:「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其中「年」字的豎筆拖得很長,表現了蘇軾當時這三年來惆悵孤獨的心情,但整體來看蘇軾到目前的情感還算克制,用筆平緩有序。
到了第四、五行,「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化用《莊子》里「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的典故,通過”大力士”(就是時間)把船跟山都偷走,來表達自己對於時不我予、歲月流逝的無可奈何。筆走至「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病起須已白」幾個字字形逐步縮小,尤其是到了「已白」二字縮的甚小,整體氣勢減弱,充分表達出蘇軾當時無奈淒涼的心境。
到了第二首詩,蘇軾的情感變化更加明顯。「春江欲入戶」至「空皰煮寒菜」三行用筆又快又猛,一氣呵成而毫不鬆懈,就像游泳前要吸足一大口氣。但到了「破灶燒濕草」,這口怨氣就吐出來了,從字裡行間明顯可看出蘇軾他悲涼憤慨的情緒放到最大。
接下來的幾行的情緒、筆法都一瀉千里,再無阻礙,「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見到烏鴉銜著紙才知道今天是寒食節。剛剛說到寒食節是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推的,晉文公為求介子推出山不惜放火逼他。但就蘇軾而言卻是自己想一心想報效朝廷,卻苦於「君門深九重」。寒食節的典故與蘇軾的心境相互對比之下,蘇軾的滿腹心酸,就再也藏不住了。
最後蘇軾只得「也擬哭途窮」,這是效仿阮籍窮途痛苦表明自己處境的無奈,「哭途窮」三個字力透紙背,用墨極深,但卻「死灰吹不起」。「吹不起」三字用筆無力,這可是真正的欲哭無淚啊!
這「氣韻」就是蘇軾將他的心境、情感,真真切切地融入詩文和書法點畫線條的變化中。真情流露,所以他的字才會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輕有重。但從整體上看,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仍舊氣韻貫通,和諧有序。
蘇軾名畫《木石圖》拍出4.63億港幣天價。
2018/11/26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宋蘇軾《木石圖》手卷,成交HKD463,600,000。
展開這幅手卷,我們會發現在畫作之後,有著歷代鑒賞家和收藏家所書之題跋。而在眾多名人雅士的墨蹟中,蘇軾的摯友米芾(1051-1107)當是最具盛名之人。米芾簡短的題跋,似乎在回顧蘇軾的一生、蘇軾晚年傾於自省的狀態、以及他們意義深遠的友誼之重要性。而米芾連綿起伏的筆觸和他細心平
衡的字形與規律,也足以讓他所書的題跋稱得上是一幅獨立傑作。蘇軾與米芾的相知相惜,可從他們這兩幅配在一起的傑作略知一二。蘇米合璧,不僅突顯了這幅畫歷史上的地位,也標誌了中華文化中的光榮一刻。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29-宋蘇軾書黃州寒食詩】。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b2d7fd45-6d10-4c23-b04f-a63691c661f4
台北故宮的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唐代 顏真卿《祭侄文稿》與北宋 蘇軾《寒食帖》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歷代鑒賞家均對《寒食帖》推崇備至,稱道這是一篇蘇東坡的曠世神品!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日,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一個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禁炊煙、火燭,只能吃冷食。會有這樣的習俗,是因為相傳寒食節的起源和春秋時期的名臣介子推有關。
宋 蘇軾 書黃州寒食詩-2。(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回到寒食節的起源。「晉公子重耳出亡」故事說的就是「驪姬之亂」之後,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離開了晉國都城,避難奔逃,在國外八個諸侯國之間流亡了十九年,直至六十二歲才回國登基當國君,重掌政權,日後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在他流亡過程中,有一批誓死追隨的忠臣,其中包括寒食節的主角介子推。相傳他在重耳出亡的時候,曾經「割股啖君」。
「股」可不是今天我們說的屁股。
《韓詩外傳》記載:重耳逃入衛國國境時,有小臣負責管理錢財,卻偷光了重耳的資金與糧食,逃入深山。重耳沒有糧食,飢餓到難以行走,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養重耳。這樣捨身成仁、忠心護主的臣子理應得到重賞。可是晉文公回國成為國君以後,分封群臣,唯獨介子推不願受賞,還帶著老母隱居到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邀請介子推為官,但介子推就是不肯,躲避在山裡。晉文公聽信愚蠢讒言,竟然放火燒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竟然是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
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晉文公就下令:日後介子推死難之日不能生火做飯,只能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起源。
宋 蘇軾 書黃州寒食詩-3。(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寒食帖》是蘇軾在仕途最坎坷最不順的時候寫的,當時他因為著名的「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這是蘇軾在人生最失意的時候寫的,第一首詩首句就指出:「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其中「年」字的豎筆拖得很長,表現了蘇軾當時這三年來惆悵孤獨的心情,但整體來看蘇軾到目前的情感還算克制,用筆平緩有序。
到了第四、五行,「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化用《莊子》里「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的典故,通過”大力士”(就是時間)把船跟山都偷走,來表達自己對於時不我予、歲月流逝的無可奈何。筆走至「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病起須已白」幾個字字形逐步縮小,尤其是到了「已白」二字縮的甚小,整體氣勢減弱,充分表達出蘇軾當時無奈淒涼的心境。
到了第二首詩,蘇軾的情感變化更加明顯。「春江欲入戶」至「空皰煮寒菜」三行用筆又快又猛,一氣呵成而毫不鬆懈,就像游泳前要吸足一大口氣。但到了「破灶燒濕草」,這口怨氣就吐出來了,從字裡行間明顯可看出蘇軾他悲涼憤慨的情緒放到最大。
接下來的幾行的情緒、筆法都一瀉千里,再無阻礙,「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見到烏鴉銜著紙才知道今天是寒食節。剛剛說到寒食節是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推的,晉文公為求介子推出山不惜放火逼他。但就蘇軾而言卻是自己想一心想報效朝廷,卻苦於「君門深九重」。寒食節的典故與蘇軾的心境相互對比之下,蘇軾的滿腹心酸,就再也藏不住了。
最後蘇軾只得「也擬哭途窮」,這是效仿阮籍窮途痛苦表明自己處境的無奈,「哭途窮」三個字力透紙背,用墨極深,但卻「死灰吹不起」。「吹不起」三字用筆無力,這可是真正的欲哭無淚啊 !
這「氣韻」就是蘇軾將他的心境、情感,真真切切地融入詩文和書法點畫線條的變化中。真情流露,所以他的字才會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輕有重。但從整體上看,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仍舊氣韻貫通,和諧有序。
蘇軾名畫《木石圖》拍出4.63億港幣天價。
2018/11/26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宋蘇軾 《木石圖》手卷,成交HKD 463,600,000。
展開這幅手卷,我們會發現在畫作之後,有著歷代鑒賞家和收藏家所書之題跋。而在眾多名人雅士的墨蹟中,蘇軾的摯友米芾(1051-1107)當是最具盛名之人。米芾簡短的題跋,似乎在回顧蘇軾的一生、蘇軾晚年傾於自省的狀態、以及他們意義深遠的友誼之重要性。而米芾連綿起伏的筆觸和他細心平
衡的字形與規律,也足以讓他所書的題跋稱得上是一幅獨立傑作。蘇軾與米芾的相知相惜,可從他們這兩幅配在一起的傑作略知一二。蘇米合璧,不僅突顯了這幅畫歷史上的地位,也標誌了中華文化中的光榮一刻。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29-宋 蘇軾 書黃州寒食詩】。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b2d7fd45-6d10-4c23-b04f-a63691c661f4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