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連結: https://is.gd/jOfkaU
晚清名臣林則徐曾因爲查禁鴉片,與英國勢不兩立,後來,英國卻在杜莎夫人蠟像館,為林則徐立像紀念。
林則徐,乾隆五十年出生在福州,二十六歲成為進士,進入翰林院,林則徐很少參與官場應酬,他善用時間,博覽群書充實自己,編著了經濟專書《北直水利書》。
嘉慶年間黃河潰堤,河南巡撫琦善修整不力,林則徐到任後火速解決工期延宕的弊端,不久調任浙江杭嘉湖道。道光皇帝上任,久聞林則徐政績卓越,派他在浙江整頓鹽政,成效立竿見影,又調往江蘇澄清吏治,把積壓的訴訟案件逐一發落,判決公正無私,當地百姓稱頌為「林青天」,此時林則徐已經感覺到鴉片的危害,於是下令江蘇禁煙。
林則徐深得朝廷器重,在興修水利、救災辦賑、整飭政風各方面都有建樹,也獲得極高評價,興利除弊的務實作風,不只是針對水患,也推廣新式農耕技術和農具,提升農民的生產效益,更重要的是,他為官清廉,自奉儉約,人們乃有「林公來,我生矣」的稱頌;道光皇帝嘉勉林則徐,是最認真的官員,足以為他人楷模。
道光皇帝有心重振國威,但由於乾隆、嘉慶兩朝與英國關係不睦,此時英國為了拓展中國市場,縱容不肖商人對中國傾銷鴉片,鴉片進口中國的箱數,二十年之內暴增了五倍,致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人民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影響。林則徐上書痛陳:「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於是道光皇帝決心嚴禁鴉片,西元1838年,林則徐便以欽差大臣的身分,前往廣州查禁鴉片。
林則徐先調查鴉片流入市面的細節,然後限令鴉片商繳出運抵中國的鴉片,並且具結保證不再販售,奸滑的鴉片販子拒繳抗爭,林則徐直接包圍商館,將繳獲的鴉片全數銷毀。一個月內收繳了兩萬多箱鴉片,約兩百三十七萬餘斤,在虎門海灘先掘池引水,撒鹽成滷,鴉片浸泡後再摻拌石灰,最後隨潮水沖入大海。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第一天是六月三日,政府明定為「六三禁煙節」。
林則徐為了杜絕煙害再起,網羅各方人才,翻譯西方國家的書報,積極瞭解國外政治經濟各方面的發展。林則徐的前瞻,開啟近代中國認知西方科技文化的先河;他也猜測英國不會善罷干休,所以下令整頓海防,增設炮台,訓練水師,招募數千兵勇應變,抵禦英國的挑釁侵略。
果不其然,西元1840年,英軍艦隊封鎖珠江口,進攻廣州,在林則徐的嚴密佈防下,攻勢未能得逞,英軍北上轉攻定海,直抵天津大沽口,威脅北京。道光皇帝驚慌失措,急令直隸總督琦善前去議和,琦善卸責避禍,指稱是林則徐處理失當,道光皇帝盛怒之下將林則徐革職,謫貶新疆。
林則徐自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發前往伊犁,將沿路心得寫成《荷戈紀程》。林則徐為官,無論是顯赫欽差或是遭貶下放,心中為國家、為人民的關懷永不改變。在新疆各地遍行三萬里,實地勘察了南疆八城,對西北邊防有了深刻認識。林則徐拓荒引水,發展農耕,當地百姓把灌溉所用的井水,命名為「林公井」,感念林則徐的貢獻。
林則徐重獲起用,擔任陝西巡撫,連續上奏朝廷,請求緩徵錢糧,興修關中水利,穩定民心與秩序。不久太平天國動亂爆發,林則徐受命前去平亂,結果在途中病逝,得年六十六歲。
林則徐以客觀的態度放眼世界,意識到中國對西方認知的貧乏,必須急起直追,他的書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正是他偉大情操的寫照。
西元1997年,美國紐約的東百老匯街上,豎立起林則徐銅像,這條街被命名為「林則徐街」;因為他曾以霹靂手段銷毀鴉片,宣示禁煙的決心,全球毒品氾濫,林則徐得到舉世追念,正如銅像基座所刻寫的碑文,稱他是「世界反毒、禁毒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