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三叉山事件80週年 政府派專機運回美軍機槍殘骸 賴清德致敬英靈

賴清德總統於8月15日發表二戰結束感言時曾提及「三叉山事件」,近日政府已派出陸航CH-47SD型直升機搭載任務小隊,成功運回部分美軍軍機殘骸。散落在三叉山上的4挺機槍也在軍方專機安排下被收回安置,標誌著賴政府對三叉山事件進行歷史定位的決心。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太平洋戰爭結束。同年9月10日,一架美軍B-24「解放者」型轟炸機載運從日本俘虜營釋放的盟軍戰俘,不幸因遇颱風偏航,墜毀於中央山脈三叉山附近的拉庫音溪。機上20名來自美國、荷蘭、澳洲的戰俘及5名機組人員全數罹難。

事發後,日本軍警帶領大批台東居民上山營救,其中包括閩、客、布農、阿美、卑南族人。然而搜救隊伍在山上又遭遇另一場颱風,導致26名搜救人員全數罹難。有當地耆老表示,搜救隊遇上風雪加低溫,最後發現日本軍警窩在一處洞穴中,洞穴外則是體格壯碩的阿美族人為其擋避低溫,但仍全數喪生。這場悲劇共造成約50人死亡。

賴清德總統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作為總統,帶領國家、守護主權是我最重要的使命之一。除了持續強化國防,確保安全穩定現狀不受破壞,我們也要堅定記得這個島嶼上發生的所有事,記得先人們走過的歷史足跡。」

賴總統進一步指出,三叉山事件是一場交織空難、山難與不分族群、跨國人道救援的故事。「當我們省思二戰帶給人們『團結必勝、侵略必敗』的共同教訓時,80年前,曾經有這樣一群人,無分國籍血緣,不再用同盟、軸心區分彼此,只為了搭救生命而奮不顧身。這段人道救援故事,提醒我們要用團結,拒絕所有威權野心,並為彼此守住自由民主、區域穩定,才能奠定和平。」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