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平論】羈押 363 天重獲自由!柯文哲怒轟檢察官「32比0大罷免失敗」最大戰犯吸百萬點閱

柯文哲經歷 363 天羈押後,於 9 月 5 日獲台北地方法院裁定以 7,000 萬元交保,並須配戴電子腳環與限制出境。經過補足保釋金後,他在 9 月 8 日晚間步出看守所,重獲自由。身為最大在野黨台灣民眾黨的領袖,他並未如一般被告低調離開,而是發表 12 分鐘演說,痛批司法迫害,直言自己遭遇「冤獄」,並強調檢察官才是「32 比 0 大罷免失敗」的最大戰犯。這段演說迅速累積百萬點閱,政治意涵濃厚。
柯文哲指出,檢方調查一年「什麼都沒查到」,所謂的 Excel 金流紀錄證據薄弱,連證人都證實程序合法。他質疑檢察官以不足的證據長期收押,侵害人權,讓人民對司法信任徹底崩盤。他呼籲司法官訓練所應安排「監獄體驗課程」,讓檢察官、法官親身感受羈押對人權的衝擊。他也將近期「32 比 0 大罷免案」全數失敗歸咎於檢方,認為過度辦案反而激起更多社會力量支持反罷免,最終讓藍白合作全數過關。
值得注意的是,北檢在法院裁定後並未立即提出抗告,而是拖延了四天,甚至在柯文哲公開演說後才宣布將抗告。相較過去多次當天或隔日即行動,此次延宕引發外界質疑是否存在政治考量。
走過近一年的看守所生活,柯文哲表示,這段經歷讓他真正理解社會底層的困境。他提到,曾與九名獄友共處,其中四人是詐騙車手,三人帳戶裡「一毛錢都沒有」,生活困難甚至無法負擔健保門診 170 元費用。他感嘆,過去三十年當醫師、八年市長,都不曾真實體會過這樣的艱辛,如今才真正理解弱勢處境。
在政治層面上,柯文哲直接點名總統賴清德,呼籲不要讓台灣社會「四分五裂」。不過總統府僅以「不評論司法個案」低調回應,態度備受關注。外界認為,柯文哲交保後的高調發言,將對政壇與在野合作版圖帶來新的變數。
至於 2028 年是否參選總統,則成為另一個焦點。若一審判決超過十年,依規定可能喪失參選資格,但也有法律見解認為需判決確定才能限制參選。相關爭議尚待釐清。從交保當晚支持者熱烈迎接來看,民眾黨內暫未出現分裂跡象,但後續效應仍將牽動台灣政局發展。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