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要租屋或買房?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有人在爭論,但實際上就是看個人需求再去評估。不動產專家指出,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想要長期租屋的人,也必須考量到幾項隱形風險,再去思考是不是真的「買不如租」。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指出,第1、「對租賃沒有交易成本的概念」,例如每隔幾年就會被房東趕出去,要重新找租賃房,這個是有搜尋成本的,這對一般人稱作「買房的安定感」,在新制度經濟學派則稱為「交易成本的不確定性」。
他表示,往往房東會想要把房客趕出去,就是認為每年租漲2%不夠,特別是大台北地區,這也導致房客出現交易成本中的搜尋成本,搜尋起來也是很高的,如果租屋那麼簡單、那麼便宜的話,內政部也不用推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政府更可以把每年幾百億元省下來了。
第2、對出租賃支出,只要付租金,都不用繳管理費的迷思,意思是房東負擔管理費或其他支出,這其實也有違有常理。
因為多數持有成本、修繕維護成本都會轉嫁給房客。陳碧源也調侃,其實對眾多房東而言,就是希望有堅持「買不如租」的言論在市場,「不然的話,房東怎麼會有永遠的租客呢。」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根據內政部數據,今年第一季全國住宅平均成交總價來到1328萬元,較10年前高出390萬元,更比15年前多了520萬元,漲幅41.6%,換言之,近10年每年總價平均成長39萬元,等於把小資族全年存款吃光光。
何世昌提到,雖然「以租代買」的民眾越來越多,畢竟人生不一定要買房,只要不被房東趕出門,租房也能快活過此生。但從房屋總價長線仍維持走升、薪資難追上房價成長的趨勢來看,把握修正期入手很關鍵。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