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即將於9月10日盛大登場,研調機構DIGITIMES副總經理黃逸平指出,今年展會規模將創歷史新高。他分析半導體產業正面臨三大關鍵發展趨勢:國家力量深度介入、產業龍頭企業轉向垂直整合模式,以及小晶片市場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黃逸平表示,美中兩國戰略思維趨同,均將半導體視為國家戰略性產業,特別是在2022年ChatGPT問世後,兩國更加認識到半導體結合人工智慧對國家實力的關鍵影響。中國採取國家資本介入方式扶植產業,致力發展完整半導體產業鏈並逐步提高自製率;美國則透過2022年晶片法案提供資金補助及投資抵減優惠,最近更以約89億美元換取英特爾9.9%無表決權股權,顯示美國也開始採取類似中國的國家資本介入策略。
在供應鏈戰略上,中國要求外商在當地投資設廠並採購當地供應鏈產品,長期目標是實現「去美化」、國產化及最終的自主化。相對地,美國則積極推動「去中化」政策,吸引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巨頭在美國設廠,服務美國客戶,同時提升美國業者的技術領先地位。
黃逸平觀察到,半導體產業正從過去數十年的專業分工模式轉向垂直整合。以AI晶片龍頭輝達為例,已從單純的IC設計公司轉型為自行設計機櫃並提供雲端服務的綜合企業;台積電則從晶圓代工擴展至CoWoS封裝或3D封裝領域,先進封裝業務在其營收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隨著先進封裝技術發展,小晶片(chiplet)正成為產業專業分工的新領域。黃逸平預測,未來小晶片標準化後可能形成獨立市場,讓不同功能的小晶片在市場流通交易,進一步促進先進封裝技術發展,推動半導體產業持續創新前進。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