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台灣人喜愛麵食,但在家自煮麵條時常會遇到麵條黏在一起的困擾。一位麵攤老闆分享,造成麵條糊成一坨的主要原因並非麵條本身的問題,而是烹煮過程中的水量不足,導致麵條沒有足夠空間翻動和攪拌。
新莊公有市場菜販廖炯程在社群媒體上提問:「每次煮麵都會黏成一整坨,不知道是不是麵條的問題?」經詢問專業麵攤老闆後,得到了專業解答。
麵攤老闆強調:「這不是麵的問題!」他解釋,麵條煮糊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鍋中水量不足,使麵條無法充分翻動;二是火候不夠或水未完全滾開就下麵,導致麵條像是「用泡的」,且沒有適當攪散,影響口感。
由於各種麵條的厚度和濕度不同,老闆建議不要完全依賴過去的經驗判斷煮麵時間。無論哪種麵條,只要確保水量充足,待水完全滾開後再下麵,並充分攪拌,通常3至5分鐘就能煮好。
此外,老闆還分享了一個實用技巧:麵條煮好後,可以過冰水或加入少量冷開水攪拌,這樣能使麵條更加緊實,減少黏在一起的機會。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