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日本面臨太陽能板「報廢危機」 2030年起每年50萬噸廢棄物無人願負擔回收費

日本政府近日公開承認,對於即將大量報廢的太陽能光電板,目前仍未能確定回收費用的負擔方。太陽能板使用壽命約為20至30年,自2012年日本大規模建設以來,預計從2030年代後期至2040年代初期,每年將產生高達50萬噸的廢棄光電板,相關處理制度卻尚未建立,引發民眾對非法棄置與環境污染的擔憂。

據日本媒體《共同社》和《NHK》報導,日本政府原本計劃參照家電回收模式,由製造商或進口商承擔回收成本。然而,內閣法制局指出,現行汽車、家電等法規均明確規定應由「持有者」負責處理,若對光電板採取例外做法可能缺乏法律一致性。由於各部會意見分歧,政府已決定暫緩原先規劃的「強制回收」方針,轉而研究其他可行方案。

環境大臣淺尾慶一郎在記者會上坦承,妥善處理廢棄光電板是未來重要課題,政府將持續檢討相關法規,避免再生能源反而成為環境污染源。他表示將推動新的制度設計,包括要求大型發電業者定期報告回收情況,並計劃在明年向國會提出修法草案。

此消息公開後引發日本社會強烈反響。許多民眾驚訝於光電板竟有使用年限,質疑政府在推廣再生能源時忽視了後端處理問題;也有人擔心若無強制規範,可能導致大規模非法棄置。面對即將到來的「報廢潮」,日本政府雖已放棄短期內實施強制回收制度,但強調將繼續討論責任歸屬與回收方式。專家呼籲,若不能及早制定明確規範,恐使原本標榜環保的太陽能產業,反而成為新的環境負擔。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