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台大分院急診團隊最新研究發現,65歲以上失眠患者若長期使用安眠藥,可能面臨更高的院外心跳停止(OHCA)風險。研究追蹤了2010至2020年間超過43萬名失眠患者的健保資料,發現約1.6%的患者發生OHCA,為相關研究領域帶來重要突破。
該研究主持人、新竹台大分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宋之維指出,OHCA的存活率極低,台大體系急診統計顯示,每百例OHCA患者中僅約30人能被救活,而65歲以上長者的存活率更降至約10%。這凸顯了預防措施的重要性。
宋醫師歸納出五大OHCA風險警訊:一、長期使用安眠藥物;二、近三個月內頻繁更換安眠藥;三、近期就醫次數增加,包括30天內多次急診就醫或住院,或一年內曾住進加護病房;四、短時間內接受多次心理諮商或治療;五、季節因素,冬季發生率明顯高於夏季。
研究團隊建立的預測模型顯示,符合越多警訊指標的失眠長者,短期內發生OHCA的機率越高,預測準確度接近80%。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BMC Geriatrics》今年8月號。
宋醫師建議,若長輩近期抱怨安眠藥效不足,或已多次換藥、頻繁就醫,應尋求專業醫療諮詢。冬季時更需注意保暖,避免血壓驟升或心律不整。此外,這些警訊也能幫助各科醫師在診療過程中及早識別高風險患者,通過醫病雙方的提早介入,有效降低高齡失眠者的猝死發生率。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