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抖音演算法成癮性強如毒品,研究顯示年輕用戶寧可放棄投票權

根據美國新思考基金會(Reboot Foundation)2023年4月的研究,高達64%的TikTok(海外版抖音)年輕用戶表示,若必須在「投票權」與「抖音」之間二選一,他們寧願放棄投票權也要繼續使用抖音。這項數據凸顯了抖音平台演算法的高度成癮性,比其他社群平台更具吸引力。

面對抖音的風險,台灣民主實驗室認為,直接禁止抖音可能不是最佳解決方案。禁令不僅涉及言論自由問題,還可能引發社會爭議。更有效的做法是要求抖音在台灣設立分公司,使其受到台灣法律規範,特別是在金流管理方面,並在發現資訊操作時有本地窗口可以溝通。

抖音的根本問題在於將言論市場資本化,透過演算法決定哪些內容能獲得關注,而這些決策往往基於企業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政府可透過法律和政策介入中國企業和社群媒體運作,要求內容審查和調整演算法。

當台灣民眾的個人資料和公共討論空間成為中國可操控平台的資產時,等同於將民主社會的公共政策討論交到具有併吞企圖的國家手中,也為對方進行認知作戰提供了便利。因此,加強台灣人的數位韌性,提高對中國影響力的認識,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摘自大塊文化《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作者沈伯洋、吳銘軒、台灣民主實驗室)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