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提升領導力:避免降低影響力的九大壞習慣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每個主管都渴望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帶領團隊創新、超越績效目標,獲得上司賞識、部屬敬愛與同事支持。好的領導者需具備能力、毅力與正能量,激勵團隊前進。所謂:「好主管帶你上天堂,壞主管讓你進病房。」然而,不良領導行為一旦成為習慣,將嚴重削弱領導力。以下是九種常見的壞習慣,主管應極力避免:

(一)高談闊論,過度控制
只會空談、不重方法的主管,容易失去部屬信任。過度控制的「控制狂」不聽建議,限制部屬發揮空間,導致團隊士氣低落。當問題無解時,部屬可能冷眼旁觀,讓主管陷入困境。
(二)虛情假意,缺乏真誠
工作環境是僅次於家庭的重要空間,主管的態度直接影響團隊氛圍。若主管的友善流於表面,缺乏心理支持,部屬會感到失望,團隊向心力隨之瓦解。
(三)自視過高,剛愎自用
沉溺於過去成就、認為自己最強的主管,往往聽不進意見,限制團隊發展。不敢授權更導致部屬缺乏成長機會,團隊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
(四)爭功諉過,推卸責任
團隊成功應歸功於全員,主管絕不該搶功。面對失敗,推卸責任給部屬,漠視自身督導職責,只會讓部屬鄙視,失去信任。
(五)情緒失控,威嚇管理
以嚴厲恐嚇管理,試圖減少部屬錯誤,只會適得其反。部屬因此不敢表達意見,甚至掩飾錯誤,粉飾太平,導致問題惡化,團隊向心力崩解。
(六)表裡不一,言行不符
主管若說一套、做一套,例如鼓勵工作與生活平衡卻要求頻繁加班,部屬很快會看穿虛偽,失去信服力。
(七)疏遠部屬,缺乏互動
只關注上司、忽視部屬的主管,難以了解團隊狀況。對部屬的意見漠不關心,互動流於形式,會讓部屬感到冷漠,主管也易成為「最後知情者」。
(八)心胸狹窄,吝於分享
心胸狹窄的主管不願傳授經驗或分享組織資訊,導致部屬參與感低,工作成果偏離目標。好主管應展現胸襟,傳遞知識,提升團隊凝聚力。
(九)欠缺激勵,忽視成就
部屬的努力需得到肯定與獎勵,否則難以感受到價值與成就感。缺乏激勵的主管讓團隊士氣低落,員工逐漸懈怠,影響整體績效。

以上這些壞習慣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主管若缺乏自省,更難察覺。

並非每個人都天生適合擔任主管,但透過學習與反思,每個人都能成長。從自身作為部屬的經歷中,觀察領導者的優缺點,學習正面榜樣,避免重蹈錯誤,持續改進,方能永續提升領導力。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