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進入傳統旺季,但多家廠商第3季營運展望卻顯得保守。受到關稅政策與匯率波動的雙重影響,業界預期第3季業績可能出現「旺季不旺」的情況,甚至不排除較第2季下滑。
在關稅方面,雖然半導體廠商直接銷往美國的比重極低,受關稅直接影響有限,但客戶為因應關稅變數,紛紛在上半年提前拉貨,打亂了產業傳統的季節性步調。這導致上半年呈現「淡季不淡」的局面,但隨著美國對等關稅陸續實施,加上客戶已完成提前備貨,下半年拉貨動能明顯趨緩。
聯發科表示,部分需求已提前至上半年,影響第3季的季節性表現有別於往年。原相科技也指出,滑鼠晶片客戶過去幾季拉貨積極,第3季拉貨動能可能趨緩,目前訂單能見度僅約2至3個月。聯詠則表示,中國補貼和美國關稅提前拉貨效應逐步減弱,市場氣氛趨於觀望,第3季客戶下單較為保守。
匯率方面,第2季新台幣強勢升值,對以美元計價的半導體產品銷售造成雙重打擊:不僅直接影響營收表現,還帶來業外匯兌損失。以特殊應用晶片廠巨有為例,第2季雖有0.35億元營業利益,但0.33億元匯兌損失加上其他業外損失,導致單季稅後淨損231萬元,每股虧損0.06元。
儘管第3季以來新台幣回貶至接近30元,多數廠商仍預期第3季新台幣平均匯率將較第2季升值,成為影響營運的重要因素之一。原相預期第3季美元營收將較第2季持平或微增,但新台幣營收可能下滑。聯發科則預期第3季美元營收將季減1%至8%,新台幣營收季減7%至13%,下滑幅度可能進一步擴大。
然而,在關稅和匯率變數普遍影響半導體業的情況下,人工智慧(AI)需求持續強勁,幾乎囊括所有AI晶片代工訂單的台積電營運依然樂觀。台積電第3季美元營收預計成長8%,全年美元營收將成長約30%,大幅超越全球半導體產值15.4%的成長幅度。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