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台南等地石綿建材房舍嚴重毀損,勞動部已在災區設置「災後重建防護指揮所」,並於七股、新營、後壁、白河設立4個「災後防護服務站」,主動提供宣導、輔導及諮詢服務,協助民眾及作業人員在拆除與清理過程中避免暴露於石綿風險。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勞動部早在數周前就開始關注風災後災區石棉屋散落可能造成的健康風險。勞動部已於7月25日發布《因應災後石綿屋瓦浪板拆除清理作業危害預防處理原則》,建議作業人員至少配戴N95等級以上防塵口罩,並搭配護目鏡、防護手套、工作服、防護鞋等個人防護裝備;從事屋頂作業時,也應落實墜落防範措施,確保整體作業安全。
職安署指出,石綿是一級致癌物,在屋瓦浪板的拆除與重建過程中必須守住安全底線。為此,勞動部已啟動災後輔導協助機制,購置6000組石綿防護包,優先於台南市七股區及新營區設立防護服務站,提供作業人員防護包及石綿防護諮詢等協助措施,並增設後壁區及白河區兩處防護服務站。同時,勞動部職安署與地方政府安衛專責人員、工安輔導團等單位組成輔導團前往現場巡查,協助落實個人防護與作業安全措施。
洪申翰部長進一步表示,勞動部已採購數千個N95口罩與防護包提供地方政府及公所,發放給有需要的民眾。他鼓勵當地組織或家戶若有需求,可向勞動部設置的服務站索取防護物資,或尋求輔導團協助,希望民眾能意識到石棉屋對呼吸健康的潛在風險。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