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全球稀土供應的主要國家,近期對美國實施稀土出口限制,已開始波及全球汽車供應鏈。日本鈴木汽車因零件供應延誤,不得不宣布小型車Swift暫停生產至6月12日。這並非首次中國利用稀土作為外交籌碼,早在2010年中日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爭端時,中國就曾對日本實施非正式的稀土出口限制。
稀土是指包括「鈧」、「釔」及15種「鑭系元素」在內的17種元素總稱,被譽為「產業的維他命」,對製造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馬達至關重要。根據日本新金屬協會數據,2024年日本稀土需求量達1萬8835公噸,較去年增長15%,其中近六成仍依賴中國進口。
為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日本正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首先,日本計劃自主開採海底稀土資源,將在距東京1848公里的南鳥島專屬經濟區進行「稀土泥」開發,預計2026年開始採泥,2027年進行陸上分離精製,實現稀土國產化。
其次,日本積極推動稀土供應鏈多元化,加強與越南、泰國的合作,並與法國共同在法國西南部設立稀土精煉工廠,日本經濟產業省將提供1億歐元援助。
更重要的是,日本長期致力於開發不依賴稀土的替代技術。京都新創公司Next Core Technologies已開發出獨特的金屬精煉與加工技術,能控制馬達內部溫度,無需添加鏑或鋱等稀土元素,也能製造適合電動車使用的高效能馬達,同時大幅降低耗電量。
雖然稀土對現代科技產品製造不可或缺,但其開採與冶煉過程會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因此,日本在確保稀土資源供應的同時,也積極尋求更環保的替代方案,以減少對這種戰略資源的依賴。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