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工業用水需求,保護山東稀缺水資源中國煙台2025年4月29日--由蘇伊士為全球化工品牌20強之一的萬華化學集團設計建造的標誌性海水淡化廠,在山東煙台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正式竣工投產。該項目整體規劃建設規模30萬立方米/天,分三期建設,是目前國內規劃建設規模最大的工業膜法海水淡化項目。當地政府部門代表,與萬華化學集團、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首鋼工程公司及蘇伊士集團等合作伙伴為項目剪彩,共同見證這一中法企業在水資源領域的重要合作成果。蘇伊士與合作伙伴為萬華化學集團建設的蓬萊工業園海水淡化廠竣工投產。萬華化學集團董事長廖增太表示:「萬華海水淡化項目的建成,不僅是萬華化學在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更是我國海水淡化技術創新與應用的重要里程碑!通過蘇伊士和萬華的緊密協作,項目以最優工藝、最短流程和最高效率實現國際領先水平,並創造了全球海水淡化行業的能效標桿。作為化工新材料行業領軍企業,萬華將攜手蘇伊士持續引領行業變革,為全球海水淡化產業貢獻萬華力量。」蘇伊士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兼水務首席運營官PierrePauliac表示:「蘇伊士在全球設計、建造和運營260餘座海水淡化廠,擁有近60年的豐富經驗,為市政和工業客戶提供因地制宜的高性能海水淡化解決方案。蓬萊海水淡化廠按照高工業標準建造,是蘇伊士與萬華化學集團在自2017年開始的成功合作基礎上打造的標桿項目。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一期工程的順利投產,它不僅為中國沿海地區的海水淡化樹立了標桿,更有力證明了結合創新、雄心和伙伴合作所帶來的無限可能,以解決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短缺的迫切需求。」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董事長王建營表示:「作為國內目前規劃規模最大的工業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圍繞將其打造成為『燈塔』標桿的初心使命,中鐵上海工程局從講政治、講誠信的戰略高度出發,配齊配強各類資源,科學優化施工組織,穿透式管理安全質量,在聯合體合作伙伴的通力協作下,歷經14個月的艱苦奮戰,如期完成整個設施的高質量交付,充分展示了『勇於跨越、追求卓越』的開路先鋒文化。」首鋼工程公司董事長吳禮雲表示:「首鋼工程為全球200多個客戶完成了近800項優質工程,秉承『技術立身』的信念,以BIM技術貫通海淡廠全生命周期。今天,萬華化學、蘇伊士、中鐵上海局與首鋼工程在不同領域的領軍企業,各方跨越國界、突破行業壁壘,在綠色發展理念下構建起緊密合作的生態系統。接下來,讓我們一同領略這一攻關歷程中的高光時刻,為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為中國工業海水淡化廠樹立新標桿作為膜法海水淡化工程的全球領導者,蘇伊士結合其國際專業經驗和創新優勢,採用先進的反滲透膜法技術將海水轉化為淡水,提供給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作為主要的生產用水來源。項目採用低碳、節能、環保的工藝,較傳統的「雙膜法」[1]可降低15%以上運行成本。項目一期全面建成後,產能可達到10萬立方米/天,每年能節約3,600多萬立方米淡水。此外,項目通過應用高度智能化的運行系統,實現全廠黑屏操作,成功打造了中國首家全自動化無人值守運營的海水淡化廠。滿足工業用水需求,保護水資源當前,中國正在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將其納入沿海地區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以山東為例,作為沿海大省和缺水大省,其人均水資源佔有率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山東省發揮海洋區位優勢,將海水淡化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海水淡化項目作為山東省海水淡化戰略的重要實踐,於2023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期間在中法兩國高層領導見證下簽署,標誌著中法企業在可持續水資源解決方案領域的重要合作成果。項目不僅有助緩解當地淡水短缺壓力,節約稀缺淡水資源,更通過提升區域水資源韌性為沿海地區水資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可複製的範本,有力支持工業企業適應氣候變化。[1]「雙膜法」是指將超濾(UF)和反滲透(RO)兩種膜技術結合使用的一種海水淡化方法。關於蘇伊士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160多年來,蘇伊士集團一直致力於提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服務,並憑借其創新且富有韌性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水務和固廢服務。集團在40個國家的4萬名員工積極與客戶攜手合作,為他們在資產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創造價值,並推動其低碳轉型。2024年,蘇伊士集團為全球6800萬人生產飲用水,為4400多萬人提供環衛服務;通過污水和固廢處理轉化生產8太瓦時的能源。2024年蘇伊士集團的營收為92億歐元。更多資訊請瀏覽官網:www.suez.com或關注X和領英@suez。蘇伊士約70年前進入亞洲市場,起步於東南亞,繼而擴展至中國的發展已50年。蘇伊士在亞洲有逾6500名員工,已建成超過600座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集團與各地伙伴合作為逾2500萬人和22個工業園區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在中國,蘇伊士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也是引領亞洲環保行業的標桿。如今,蘇伊士與各地市政和工業客戶的合作項目遍布中國30多個主要城市和地區,在澳門運營中國水務行業的第一個PPP項目,在上海運營亞洲最大的危廢焚燒設施之一,在重慶的投資逾60億元人民幣。
支持工業用水需求,保護山東稀缺水資源
中國煙台 2025年4月29日 -- 由蘇伊士為全球化工品牌 20 強之一的萬華化學集團設計建造的標誌性海水淡化廠,在山東煙台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正式竣工投產。該項目整體規劃建設規模 30 萬立方米 / 天,分三期建設,是目前國內規劃建設規模最大的工業膜法海水淡化項目。當地政府部門代表,與萬華化學集團、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首鋼工程公司及蘇伊士集團等合作伙伴為項目剪彩,共同見證這一中法企業在水資源領域的重要合作成果。
蘇伊士與合作伙伴為萬華化學集團建設的蓬萊工業園海水淡化廠竣工投產。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海水淡化技術與應用知識
海水淡化是將海水轉化為淡水的過程,主要有熱法和膜法兩大類。熱法包括多級閃蒸(MSF)和多效蒸餾(MED)等,而膜法主要是反滲透技術(RO)。文章中提到的萬華化學項目採用的是反滲透膜法技術,這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的海水淡化技術,因其能耗較低且技術成熟。
傳統的"雙膜法"海水淡化工藝通常包括超濾(UF)預處理和反滲透(RO)兩個主要階段。超濾膜用於去除海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和大分子有機物,而反滲透膜則能去除海水中的鹽分和小分子物質。萬華項目採用的優化工藝相比傳統"雙膜法"能降低15%以上的運行成本,這可能涉及能源回收設備的優化、膜元件排列的創新或預處理工藝的改進。
中國水資源狀況與海水淡化發展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國家,尤其是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嚴重。如文中提到,山東省作為沿海大省和缺水大省,其人均水資源佔有率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6。根據水資源統計數據,中國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量約1,000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水資源緊缺警戒線(1,700立方米/人)。
中國政府近年來積極推進海水淡化發展,將其納入國家水安全戰略。根據《全國海水利用"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中國計劃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90萬噸/日。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約150個,總規模超過200萬噸/日,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如山東、天津、浙江等地區。
工業用水與海水淡化的關係
工業用水是中國用水結構中的重要部分,約占總用水量的22%。化工、鋼鐵等高耗水行業面臨用水壓力,尤其在水資源短缺地區。海水淡化為沿海工業提供了可靠的替代水源,有助於緩解淡水資源競爭。
萬華化學項目一期建成後,日產能可達10萬立方米淡水,每年可節約3,600多萬立方米淡水資源,相當於中型水庫的蓄水量。這種規模的工業海水淡化項目對於改善區域水資源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海水淡化的技術創新與智能化發展
文章提到萬華項目是"中國首家全自動化無人值守運營的海水淡化廠",反映了海水淡化行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的
萬華化學集團董事長廖增太 表示:「 萬華海水淡化項目的建成,不僅是萬華化學在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更是我國海水淡化技術創新與應用的重要里程碑!通過蘇伊士和萬華的緊密協作, 項目以最優工藝、最短流程和最高效率實現國際領先水平,並創造了全球海水淡化行業的能效標桿。作為化工新材料行業領軍企業,萬華將攜手蘇伊士持續引領行業變革,為全球海水淡化產業貢獻萬華力量。 」
蘇伊士 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兼水務首席運營官 Pierre Pauliac 表示:「 蘇伊士在全球設計、建造和運營 260 餘座海水淡化廠, 擁有 近 60 年的豐富經驗,為市政和工業客戶提供因地制宜的高性能海水淡化解決方案。蓬萊海水淡化廠按照高工業標準建造,是蘇伊士與萬華化學集團在自 2017 年開始的成功合作基礎上打造的標桿項目。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一期工程的順利投產,它不僅為中國沿海地區的海水淡化樹立了標桿,更有力證明了結合創新、雄心和伙伴合作所帶來的無限可能,以解決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短缺的迫切需求。 」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董事長王建營 表示:「作為國內目前規劃規模最大的工業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圍繞將其打造成為『 燈塔』 標桿的初心使命,中鐵上海工程局從講政治、講誠信的戰略高度出發,配齊配強各類資源,科學優化施工組織,穿透式管理安全質量,在聯合體合作伙伴的通力協作下,歷經 14 個月的艱苦奮戰,如期完成整個設施的高質量交付,充分展示了『勇於跨越、追求卓越』的開路先鋒文化。 」
首鋼工程公司董事長吳禮雲 表示:「首鋼工程為全球 200 多個客戶完成了近 800 項優質工程,秉承『技術立身』的信念,以 BIM 技術貫通海淡廠全生命周期。今天,萬華化學、蘇伊士、中鐵上海局與首鋼工程在不同領域的領軍企業,各方跨越國界、突破行業壁壘,在綠色發展理念下構建起緊密合作的生態系統。接下來,讓我們一同領略這一攻關歷程中的高光時刻,為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
為中國工業海水淡化廠樹立新標桿
作為膜法海水淡化工程的全球領導者, 蘇伊士結合其國際專業經驗和創新優勢,採用先進的反滲透膜法技術將海水轉化為淡水,提供給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作為主要的生產用水來源。
項目採用低碳、節能、環保的工藝,較傳統的「雙膜法」 [1] 可 降低 15% 以上運行成本。 項目一期全面建成後,產能可達到 10 萬立方米 / 天,每年能節約 3,600 多萬立方米淡水 。此外,項目通過應用高度智能化的運行系統,實現全廠黑屏操作,成功打造了中國首家全自動化無人值守運營的海水淡化廠 。
滿足工業用水需求,保護水資源
當前,中國正在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利用,將其納入沿海地區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以山東為例,作為沿海大省和缺水大省,其人均水資源佔有率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 1/6 。山東省發揮海洋區位優勢,將海水淡化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
萬華化學蓬萊工業園海水淡化項目作為山東省海水淡化戰略的重要實踐,於 2023 年 4 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期間在中法兩國高層領導見證下簽署,標誌著中法企業在可持續水資源解決方案領域的重要合作成果。 項目 不僅有助緩解當地淡水短缺壓力,節約稀缺淡水資源,更通過提升區域水資源韌性為沿海地區水資源安全保障提供了可複製的範本,有力支持工業企業適應氣候變化 。
[1] 「雙膜法」是指將超濾(UF)和反滲透(RO)兩種膜技術結合使用的一種海水淡化方法。 |
關於蘇伊士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 160 多年來,蘇伊士集團一直致力於提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服務,並憑借其創新且富有韌性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水務和固廢服務。集團在 40 個國家的 4 萬名員工積極與客戶攜手合作 , 為他們在資產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創造價值 , 並推動其低碳轉型。 2024 年,蘇伊士集團為全球 6800 萬人生產飲用水,為 4400 多萬人提供環衛服務;通過污水和固廢處理轉化生產 8 太瓦時的能源。 2024 年蘇伊士集團的營收為 92 億歐元。更多資訊請瀏覽官網: www.suez.com 或關注 X 和領英 @suez 。
蘇伊士約 70 年前進入亞洲市場,起步於東南亞,繼而擴展至中國的發展已 50 年。蘇伊士在亞洲有逾 6500 名員工,已建成超過 600 座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集團與各地伙伴合作為逾 2500 萬人和 22 個工業園區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在中國,蘇伊士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也是引領亞洲環保行業的標桿。如今,蘇伊士與各地市政和工業客戶的合作項目遍布中國 30 多個主要城市和地區,在澳門運營中國水務行業的第一個 PPP 項目,在上海運營亞洲最大的危廢焚燒設施之一,在重慶的投資逾 60 億元人民幣。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