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近日在其Substack專欄中發表評論,批評美國總統川普及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關於調降中國進口商品關稅的最新表態。克魯曼認為,這一政策急轉彎不僅嚴重削弱美國的談判地位,更向全球展示了美國威脅的不可靠性。
根據報導,貝森特在摩根大通華盛頓閉門會議上表示,美中關稅對峙已形同「貿易禁運」,雙方都難以繼續維持,必須尋求降溫方案。克魯曼在題為「任人唯親、投降與徹底混亂」的文章中質疑,財政部長在政策正式公布前向特定投資者透露重大決策,可能為「內線交易」鋪路,這在過往政府是不可想像的行為。
克魯曼進一步分析,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不僅因稅率過高造成傷害,其反覆無常更製造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他指出,僅在兩週前,川普政府才宣布對中國課徵巨額關稅,如今卻突然轉向友善態度,這種搖擺不定將使企業無法進行長期規劃。
更令克魯曼擔憂的是,這種反覆無常將嚴重削弱美國的國際談判地位。當中國意識到川普政府會輕易退讓時,北京將更不可能做出實質讓步。同時,其他國家也將更勇於抵抗美國的關稅威脅,甚至可能轉向與中國達成協議。
克魯曼認為,儘管部分媒體與投資者可能仍相信川普的誇飾言辭,但務實的國際行為者已看清美國「虛張聲勢後倉皇撤退」的模式。這種既懦弱又喧嘩的霸凌姿態,配合混亂不堪的決策過程,終將使美國陷入比發動關稅戰前更不利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