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日本作家40年台灣生活:用味蕾書寫台灣街頭美食文化

日本作家木下諄一在台灣定居超過40年,不僅開設YouTube頻道「超級爺爺 SuperG」分享生活點滴,更用中文撰寫《日本人的台灣美味》,透過29篇散文細膩描繪台灣街頭巷尾的飲食風景。

1961年出生的木下諄一並非短暫造訪的觀光客,而是真正融入這片土地的生活者。他的著作如同一張「台灣散步地圖」,帶領讀者從永和豆漿、蒙古烤肉到早餐店和路邊小吃攤,探索台灣最平凡卻最真實的味道。

木下的文筆兼具小說感與閒聊的親切感。在〈永和豆漿〉一文中,他描述一位計程車司機在深夜為絕望乘客送上一碗溫暖豆漿的故事;在〈蒙古烤肉〉中,他透過家庭聚餐場景喚起讀者對團聚的共鳴。談到臭豆腐時,他坦言:「多數外國人不敢嘗試,但我第一次就敢吃,因為這食物代表台灣,品嚐它讓我感覺自己也屬於這裡。」

木下諄一觀察到台灣餐飲業的演變與社會變遷息息相關。他指出90年代後,隨著餐飲世代交替,「啤酒屋」帶起菜系混搭風潮,打破了早期明確的菜系分工。在他眼中,「食物是人與人交流的橋梁」,從路邊攤老闆的手勢、早餐店三明治的包法到老店的空間布局,這些台灣人習以為常的日常風景,都成為他用心記錄的文化線索。

《日本人的台灣美味》不刻意強調異國情懷或煽情,而是以「在地的溫柔」描繪台灣的日常滋味。正如木下所言:「人,才是主角,飲食只是線索。」透過這本書,讀者能從一位長居台灣的日本人視角,重新發現台灣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