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於4月22日宣布,計劃在2026年成為德國汽車製造商中首家在量產車款中採用「Steer-by-Wire電子線控轉向」系統的品牌。這項創新技術將徹底改變駕駛體驗。
電子線控轉向系統與傳統機械轉向系統的根本區別在於,駕駛者的轉向指令不再通過機械連接傳遞至前輪,而是完全依靠電子訊號。賓士表示,這種設計能提供更快速直接的轉向反應和更靈敏的駕駛手感,同時帶來更寧靜穩定的行車體驗,尤其在停車和低速行駛時更加輕鬆便捷。
從技術角度看,該系統由方向盤端的「轉向回饋單元」(SFU)和前輪端的「轉向機構單元」(SRU)組成。系統會根據車速和行駛狀況即時傳輸訊號,並精確模擬賓士車系一貫的轉向回饋感。此外,系統還能依據路況調整轉向比例,並與最高10度的後軸轉向系統協同工作,確保車輛的穩定性與靈活度。儘管取消了傳統的轉向力回饋機構,賓士仍通過精密的模型演算和輪胎回正力道技術,成功還原真實路感。
在實用性方面,由於不再需要方向盤與轉向機構間的物理連結,設計師能夠打造更扁平的方向盤,不僅擴大駕駛艙視野,也使上下車更為便利。未來結合高度自動化駕駛系統,駕駛人將能享有更舒適的坐姿,徹底重新定義行車時的空間體驗。
個人化設定是另一大亮點,車主可依個人喜好調整不同的轉向特性,甚至在同一車系中體驗不同風格的轉向手感,滿足多元化的駕駛需求。
安全性方面,賓士為電子線控轉向系統設計了完整的冗餘架構,包括雙重訊號傳輸路徑、雙倍執行元件、高精度感測器及高效能控制單元,確保在任何情況下車輛都保有轉向能力。即使在極端故障情境下,系統也能透過ESP電子穩定系統控制個別車輪煞車,配合後輪轉向維持車輛的橫向控制能力。
為確保技術的可靠性,Mercedes-Benz已對其電子線控轉向系統進行超過100萬公里的測試與驗證。該公司表示,未來此技術有望支援車內「沉浸式遊戲」等創新應用,為駕駛體驗開創全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