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政治局勢緊繃,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5)日公佈最新民調指出,總統賴清德的執政聲望面臨顯著挑戰。調查顯示,有45.9%的受訪者肯定賴清德處理國政的方式,45.7%則表示不認同,兩者比例幾乎持平。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聲望下滑的主因來自「大罷免」引發的反彈,以及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出的新關稅政策對台灣社會帶來的衝擊。
此次調查題目為:「賴清德總統上任近一年,一般說來,您贊同或不贊同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與政策?」結果顯示,16.4%表示「非常贊同」、29.5%「還算贊同」,合計贊同者達45.9%;而表達「不太贊同」的有24.2%、「一點也不贊同」則為21.5%,合計達45.7%;另有7.1%無意見,1.4%表示不知道或拒答。
游盈隆指出,賴總統目前的聲望落至45.9%,是自去年上任以來的次低點,而不認同其施政方式的比例也創下任內新高。他強調,這反映出總統正面臨一個前所未見的政治壓力情境,必須審慎因應。
針對聲望下降的原因,游盈隆分析,一方面是由「大罷免」所帶來的社會反彈效應。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大力倡議推動罷免行動,而總統賴清德在初期僅以「尊重公民團體行動」回應,選擇保持距離。然而自三月中旬起,民進黨轉為全面支持該行動,在民意普遍反對罷免行動的情況下,引發負面效應,進而衝擊賴清德的聲望表現。
另一方面,川普於4月2日宣布的新關稅政策也為賴政府帶來壓力。該政策一出震撼國際,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有多達86%的民眾認為此舉將對台灣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另有57%認為「川普時代的美國不值得依靠」。儘管民進黨政府初步的應對獲得部分肯定,但民眾對於政府能否妥善處理後續挑戰,依舊感到不安與遲疑。
本次調查由山水民意研究公司承辦,受訪時間為4月7日至9日,調查對象為全國年滿20歲以上成年人。採取市話與手機並用之雙底冊抽樣設計,市話樣本佔比70%,手機為30%,有效樣本共1,080人,其中市話758人、手機322人。於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性別、年齡、地區與教育程度加權,以貼近母體結構。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關於賴清德總統聲望,45.9%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45.7%不贊同。(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當前政治局勢緊繃,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5)日公佈最新民調指出,總統賴清德的執政聲望面臨顯著挑戰。調查顯示,有45.9%的受訪者肯定賴清德處理國政的方式,45.7%則表示不認同,兩者比例幾乎持平。該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聲望下滑的主因來自「大罷免」引發的反彈,以及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出的新關稅政策對台灣社會帶來的衝擊。
此次調查題目為:「賴清德總統上任近一年,一般說來,您贊同或不贊同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與政策?」結果顯示,16.4%表示「非常贊同」、29.5%「還算贊同」,合計贊同者達45.9%;而表達「不太贊同」的有24.2%、「一點也不贊同」則為21.5%,合計達45.7%;另有7.1%無意見,1.4%表示不知道或拒答。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這篇文章涉及台灣民意調查與政治氛圍的分析,以下提供相關延伸知識:
民意調查方法學:文章中提到的調查採用「市話與手機並用之雙底冊抽樣設計」,這是現代民調常用的方法。傳統上民調多依賴市話抽樣,但隨著手機普及和年輕人不裝設市話的趨勢,純市話調查可能導致樣本偏差。雙底冊設計能更全面地覆蓋不同人口結構,特別是年輕族群,提高民調代表性。
總統民調與執政週期:政治學研究顯示,民主國家的總統或領導人聲望常呈現「蜜月期」後逐漸下滑的趨勢。新任總統通常在就職初期擁有較高支持度,隨著任期推進,支持度往往會因政策爭議、經濟表現或外部事件而波動。這被稱為「總統支持度週期」(Presidential approval cycle)。
罷免制度在台灣:台灣的罷免制度源自於《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是直接民主的一種形式。2016年修法後,罷免門檻降低,使罷免案更容易成案。這使罷免成為政治動員的重要工具,但也引發對罷免被「工具化」或「政治化」的討論。
國際貿易政策對台灣的影響:台灣是高度依賴外貿的經濟體,出口約占GDP的70%左右。美國作為台灣主要貿易夥伴,其貿易政策對台灣經濟有顯著影響。關稅政策變動不僅直接影響出口產業,也會間接影響投資信心、就業市場和整體經濟氛圍。
民調機構與政治立場:台灣有多家民調機構,包括台灣民意基金會、TVBS民調中心、美麗島電子報等。不同民調機構可能因抽樣方法、問卷設計、統計處理等技術因素產生不同結果。讀者在解讀民調時,宜參考多方數據並關注調查方法。
游盈隆指出,賴總統目前的聲望落至45.9%,是自去年上任以來的次低點,而不認同其施政方式的比例也創下任內新高。他強調,這反映出總統正面臨一個前所未見的政治壓力情境,必須審慎因應。
針對聲望下降的原因,游盈隆分析,一方面是由「大罷免」所帶來的社會反彈效應。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大力倡議推動罷免行動,而總統賴清德在初期僅以「尊重公民團體行動」回應,選擇保持距離。然而自三月中旬起,民進黨轉為全面支持該行動,在民意普遍反對罷免行動的情況下,引發負面效應,進而衝擊賴清德的聲望表現。
另一方面,川普於4月2日宣布的新關稅政策也為賴政府帶來壓力。該政策一出震撼國際,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有多達86%的民眾認為此舉將對台灣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另有57%認為「川普時代的美國不值得依靠」。儘管民進黨政府初步的應對獲得部分肯定,但民眾對於政府能否妥善處理後續挑戰,依舊感到不安與遲疑。
本次調查由山水民意研究公司承辦,受訪時間為4月7日至9日,調查對象為全國年滿20歲以上成年人。採取市話與手機並用之雙底冊抽樣設計,市話樣本佔比70%,手機為30%,有效樣本共1,080人,其中市話758人、手機322人。於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性別、年齡、地區與教育程度加權,以貼近母體結構。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關於賴清德總統聲望,45.9%贊同賴清德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45.7%不贊同。(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