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一位王姓市民近日在清明節期間前往大甲區納骨塔祭拜祖先時,遭遇了令人困擾的情況。他剛點燃線香插入香爐,尚未等香燃燒到傳統認為適當的程度,就被工作人員迅速拔除並熄滅,引發了對傳統祭祀儀式是否能完成的擔憂。
根據王先生描述,他與胞弟在祭拜時,將點燃的線香依序插入地藏王菩薩及祖先靈位的專用香爐後,稍微走到一旁。不料回頭時發現,工作人員已將他們剛插的線香連同其他民眾的香一併拔除,直接放入水桶熄滅後丟棄。
"誠意都被拔光了,"王先生表示。按照傳統習俗,線香應至少燃燒到一半或三分之二,讓香煙作為與神明或祖先溝通的媒介,傳達後人的敬意與心意,之後才會焚燒金紙完成祭拜。香火剛點就被熄滅,讓他擔心祖先無法收到心意。
當王先生向現場人員反映時,對方表示這是外包人員的個人行為,公部門難以規範,使責任歸屬模糊不清。
對此,台中市民政局解釋,清明期間納骨塔人潮眾多,為避免香爐過熱造成危險,生命禮儀管理處雇用臨時人員協助管理香爐,通常會在香爐插滿時進行拔香,並保留1至3支香在爐中。民政局承認此舉造成民眾不解,表示將加強臨時人力訓練。
民政局同時表示,正積極推動減香、紙錢減量及集中焚燒等環保政策,建議在參拜人潮眾多時,民眾可以雙手合十祭拜,以達到環保且誠心不減的效果。
這一事件引發了如何在尊重傳統習俗的前提下兼顧環保政策的討論,考驗著行政機關的智慧與平衡能力。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