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近日公布20項對等關稅豁免清單,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及晶片等電子產品,讓蘋果等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公司暫時鬆了一口氣。專家指出,這顯示川普政府逐漸體認到高額關稅可能對已因通膨困擾的美國消費者帶來更大經濟壓力。
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高級研究員迪皮波表示,這些獲豁免的產品占中國銷美貨物比重超過20%。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豁免僅適用於125%的對等關稅部分,而先前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課徵的20%關稅仍將保留。
經濟學家曾預估,若對中國輸美產品課徵54%關稅,蘋果iPhone頂級機型價格可能從1599美元飆升至2300美元(約新台幣7萬4000元);若課徵125%關稅,美中貿易恐將幾乎停擺。美國2024年從中國進口最多的產品為智慧型手機,進口總額達417億美元,其次是中國製筆記型電腦,進口額為331億美元。
為因應可能的關稅衝擊,蘋果已開始從印度空運iPhone至美國,並在印度增加產能。川普政府強調,儘管有關稅豁免,蘋果和輝達等公司仍在加速將製造業務遷回美國。然而,分析師認為,提高美國本土產量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教授羅比尼指出,美國仍對複雜度較低的產品課徵關稅,這些豁免「不會讓iPhone或科技產品的製造業務回流,也不會使美國不能且不會在本地生產的便宜產品回流」。
川普在競選期間承諾降低物價,這是他成功重返白宮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他上任後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引發美國經濟可能衰退的擔憂,也招致部分共和黨人士批評,他們擔心這可能影響明年期中選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