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已引進法國「海洋探索者」(SeaExplorer) X2與美國「斯洛克姆」(Slocum) G3兩款無人潛航器進行性能測試,為未來組建獨立水下作戰中隊做準備。這兩款設備將在2年內完成測試,日方將從中選定一款進行批量採購。
法國「海洋探索者」X2採用無螺旋槳設計,最大航程達3200公里,可連續執行任務160天,並支持衛星通信及模塊化傳感器搭載。美國「斯洛克姆」G3則通過油囊和電池重心移動方式控制浮力,特別適合在複雜海洋環境下進行長距離重複潛航。
據《中國國防報》分析,日本計劃在2035年前組建獨立無人潛航器作戰中隊,優先將這些設備部署於沖繩至菲律賓海域,監視太平洋進出通道。這些無人潛航器初期將主要用於海底地形測繪、採集水文數據及監視艦艇動向,未來將與衛星偵察、雷達預警等系統結合,構建海上和水下立體警戒監視體系。
除引進外國技術外,日本防衛省也積極推動國產無人潛航器研製。三菱重工生產的OZZ-5無人潛航器具備自主航行能力,能夠執行水下偵察和反水雷作戰任務,將由最上級護衛艦搭載使用。此外,日本還與澳洲簽署協議,合作研發無人潛航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