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憲法法院4日宣布全票通過前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尹錫悅立即免職,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第二位遭彈劾下台的總統。此判決為去年12月緊急戒嚴風波畫下句點,但也為韓國帶來社會整合與經濟復甦的雙重挑戰。
憲法法院此次審理時間超過100天,最終以8比0全票通過彈劾,出乎許多人意料。前憲法裁判研究院院長李憲煥表示,這是可預期的結果,「只要是有正確學習憲法學的人,都很難對這個結論提出異議」。然而,高麗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永洙認為,從一致通過的結果來看,可能是憲法法院希望藉此緩解當前社會嚴重分裂的狀況。
政界對此判決反應謹慎。執政黨國民力量院內代表權性東表示,雖然結果令人心痛,但應尊重憲法法院決定,結束社會分歧,統合意見共同面對未來。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代表李在明則強調,當前最重要任務是集合各界力量,恢復國際社會對韓國的信賴,重振民生、和平、經濟與民主。
然而,社會整合目標恐難以輕易達成。依據法規,韓國必須在6月3日前選出新總統,政治角力已然開始。在野陣營呼籲國民力量徹底下台,而國民力量黨內也出現要求「清算」贊成彈劾派議員的聲音。
經濟復甦同樣是嚴峻挑戰。雖然彈劾案塵埃落定減少了政治不確定性,但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在判決出爐後反轉下跌0.59%。經濟學者指出,雖然運輸、飲食、化妝品等產業受惠於彈劾案宣判出現上升趨勢,但半導體、汽車等受川普關稅措施影響大的核心產業仍持續走降。
明知大學經濟學教授禹錫鎮警告:「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不會等人」,在總統空缺的狀況下,韓國必須找出能獲得朝野共識的代表與美方協商。高麗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真日也強調,現在是了解白宮意向的關鍵時期,必須由政府高層親自出面,「現在彈劾已經結束,代理總統韓悳洙拋出的訊息也可能與先前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