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明節的腳步逼近,許多人將返鄉祭祖掃墓。台北霞海城隍廟第七代傳承人、民俗專家486先生特別提醒民眾,掃墓後有幾項傳統習俗值得注意,以確保祭祖活動圓滿。
根據傳統民俗觀念,墓地屬陰氣較重的場所,掃墓後容易沾染一些不好的「氣」。486先生建議,掃墓後不宜直接回家,最好先到人潮聚集的地方走走,如百貨公司或市場,藉由人氣旺盛的場所增加陽氣,或到廟宇參拜後再返家。
對於許多人會使用的「淨符除穢」方法,486先生詳細說明了正確步驟:傳統作法是將艾草、抹草或芙蓉加水煮沸,再加入冷水調至適溫後去除草藥;接著將淨符燒成灰燼放入碗中,倒入濾好的溫水攪拌;最後用浸濕並擰乾的毛巾,從頭部開始,依序擦拭臉部、前胸、後背、手部及腳部,由上而下完成淨身程序。
若想簡化步驟,也可將熱水與生冷水調和成溫「陰陽水」,將淨符燒化後加入此水中擦拭身體。值得注意的是,冷水必須使用「自來水」,不能使用過濾水,這是淨符除穢的重要細節之一。
針對是否可將淨符水裝入噴瓶隨身攜帶的疑問,486先生明確表示,淨符水一旦冷卻、隔日使用或再加熱都會失效,因此裝入隨身瓶並無實質功效。
★★★民俗玄異說法,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