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馬來西亞課徵24%對等關稅,馬來西亞產學界表示,此次關稅措施對產業的實際衝擊仍待評估。短期內可能暫不受影響,但長遠來看,馬國企業應積極分散市場風險,加強區域供應鏈合作,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馬來西亞泰萊大學研究員許子仁向中央社表示,初步觀察顯示,太陽能產業可能受到最大衝擊,因為這些產品多為從中國進口後再轉出口至美國市場。美國是馬來西亞光電產業的主要出口國。許子仁認為,馬來西亞對美國的主要出口產品為橡膠手套等民生消費品,此次關稅對產業的實際影響仍需進一步評估。
許子仁建議,馬來西亞最佳策略是分散市場投資風險,鼓勵企業拓展東協與伊斯蘭市場,進行區域供應鏈合作,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馬來西亞零售連鎖協會署理會長劉明則表示,雖然馬來西亞對美國貿易順差超過240億美元,但美國對馬來西亞課徵的關稅稅率相較於其他競爭國家較低。他認為,美國採購商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供應商,因此暫時不會對馬來西亞出口造成立即影響。
數據顯示,美國是馬來西亞第三大貿易夥伴,2024年兩國貿易總額達3249億令吉(約新台幣2兆2547億元),占馬來西亞貿易總額的11.3%。目前有超過600家美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
根據大華銀行報告,電氣與電子、橡膠、傢具和光學與科學設備是馬來西亞對美國出口的四大領域,關稅增加可能影響這些行業的競爭力。電氣與電子產品占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約40%,也是對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橡膠產品占對美國出口總額2.9%,傢俱占3.5%,光學與科學設備占9%。
馬來西亞媒體分析指出,美國對馬來西亞課徵的關稅若低於10%,對出口直接影響不大;若介於10%至30%,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若超過30%,則可能導致出口大幅萎縮。此次24%的關稅將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