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許多人在買房前都會徵詢他人意見來參考。日前,就有網友表示,看房時家人親友以各種理由勸說不要買,但在裝潢後態度大轉變,他忍不住呼籲:「買房真的不要聽親友的話!特別是親戚!」
原PO在「買房知識家」透露,最近以行情價購買人生第一間套房,當初與家人看房時,因租客不愛乾淨,滿地都是垃圾、頭髮及蟑螂,讓身邊人都不看好,但他認為房屋本身沒有問題。
網友表示,看房時家人親友以各種理由勸說不要買,但在裝潢後態度大轉變。房市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
家人親友勸說不要買,理由如下:1.租客不愛乾淨房子不好,亂七八糟;2.樓高23樓,地震很恐怖會嚇死;3.這房子西曬;4.房子27年了屋齡太老;5.即使要買,也買二房型;6.買不起,那等一陣子再買二房啊!;7.這社區有600多戶,戶數太多了,出入分子複雜;8.這房子有設定二胎,屋主欠錢,肯定有問題;9.離捷運站走路要15分鐘;10.機車位難停;11.這裡的人文素質不好;12.買房以後日子沒那麼好過,有房貸壓力你就不能亂買東西了;13.套房以後不好脫手;14.再等等,說不定會有更好的套房啊?;15.套房貸款成數比較低。
即使沒一個親友贊同,原PO仍然去下斡旋買到房子,並在裝潢後邀請他們來家中作客,此時親友態度轉變,紛紛說著「天啊當初的照片也拍得太差了,這房子實際比照片好很多啊,好溫馨好乾淨喔~哇塞夜景好漂亮」,最後還補一句,「但如果是我,我不會買」。
貼文曝光後,吸引上千網友深表同感,「房子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便宜的你看不起,完美的你買不起,所以回歸自身需求與最在意的點做選擇,你超讚的」、「除非有人願意付錢,不然都給我閉嘴」、「這就是長輩煞!出錢沒有,意見一堆,越看越貴之後就會惦惦(安靜)了」、「聽起來這間房子有好有壞,重點是你負擔的起,喜歡就好」、「當時房價一坪20萬,親友說房價會跌不要買,N年後現在一坪40-50萬,親友們悶不吭聲,你覺得呢?」、「沒有要幫忙出錢別說嘴!當時我買房子時,朋友還笑我買房讓自己壓力大,結果12年過了,我從華廈換成透天,他依舊在租屋」。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曾表示,市場上確實有不少長輩資助頭期款,而出現「誰出錢誰老大」的現象,又或者代溝使得意見上易產生分歧。如果是自己買房,絕大部分則沒有可情緒勒索的立場了,不過長輩意見還是有其參考性,可在一些小細節多傾聽。沒有人一次買房就上手的,若真不幸被長輩料中後果,自行負責即可,作為經驗成本也是人生成長。
延伸閱讀→建商愛蓋、民眾愛買「這款房」!台中重劃區討論最熱的是「它」:符合首購接受度新青安真的會查!她踩到地雷慘了 網透露「各種手段」:查水電、就醫紀錄躲不過桃園機捷通車8年青埔捷運住宅交易熱沿著機場捷運脫北購屋林口受青睞揭弊媒體撰文消費爭議報導伸張新聞自由台灣人口頭禪竟誤傷日本人!西田惠里奈揭在台被騙經歷家寧喊冤反遭炎上!聲明強調沒掌控財務遭網嘲「棄媽保寧」
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許多人在買房前都會徵詢他人意見來參考。日前,就有網友表示,看房時家人親友以各種理由勸說不要買,但在裝潢後態度大轉變,他忍不住呼籲:「買房真的不要聽親友的話!特別是親戚!」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買房決策和家人意見之間的衝突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根據相關研究和調查,在購房過程中,約有70%的購房者會考慮家人的意見和建議,但最終約有40%的人會做出與家人建議不同的決定。
關於高樓層的地震安全問題,依據工程學研究,現代建築結構設計已經考慮到地震因素,高樓層在地震中其實具有較長的自然週期,可以減少地震波的影響。不過確實會有較明顯的搖晃感,這主要是心理因素而非實際安全問題。
關於屋齡問題,臺灣建築物的平均壽命大約為50-60年,27年屋齡的建築結構一般而言仍處於穩定期,但可能需要注意管線老化等問題。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建築物在30年左右才會開始出現明顯的老化跡象。
套房的投資價值和流動性方面,根據房地產市場的統計數據,小坪數住宅在都會區確實有其市場需求,特別是對於單身族群和首購族。近五年來,台灣主要都會區的套房交易量約占整體住宅交易的15-20%,證明其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
至於貸款成數問題,確實銀行對套房的貸款條件通常較嚴格,一般來說套房貸款成數比較低,大約在6-7成左右,而一般住宅則可達8-9成。這是因為銀行考慮到套房的變現性和風險評估因素。
住展雜誌曾做過調查,約有65%的購屋者表示,在購屋過程中曾因家人意見而產生壓力或衝突,而有80%的人在購屋後對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即使當初決定與家人建議相左。
原PO在「買房知識家」透露,最近以行情價購買人生第一間套房,當初與家人看房時,因租客不愛乾淨,滿地都是垃圾、頭髮及蟑螂,讓身邊人都不看好,但他認為房屋本身沒有問題。
網友表示,看房時家人親友以各種理由勸說不要買,但在裝潢後態度大轉變。房市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
家人親友勸說不要買,理由如下:1.租客不愛乾淨房子不好,亂七八糟;2.樓高23樓,地震很恐怖會嚇死;3.這房子西曬;4.房子27年了屋齡太老;5.即使要買,也買二房型;6.買不起,那等一陣子再買二房啊!;7.這社區有600多戶,戶數太多了,出入分子複雜;8.這房子有設定二胎,屋主欠錢,肯定有問題;9.離捷運站走路要15分鐘;10.機車位難停;11.這裡的人文素質不好;12.買房以後日子沒那麼好過,有房貸壓力你就不能亂買東西了;13.套房以後不好脫手;14.再等等,說不定會有更好的套房啊?;15.套房貸款成數比較低。
即使沒一個親友贊同,原PO仍然去下斡旋買到房子,並在裝潢後邀請他們來家中作客,此時親友態度轉變,紛紛說著「天啊當初的照片也拍得太差了,這房子實際比照片好很多啊,好溫馨好乾淨喔~哇塞夜景好漂亮」,最後還補一句,「但如果是我,我不會買」。
貼文曝光後,吸引上千網友深表同感,「房子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便宜的你看不起,完美的你買不起,所以回歸自身需求與最在意的點做選擇,你超讚的」、「除非有人願意付錢,不然都給我閉嘴」、「這就是長輩煞!出錢沒有,意見一堆,越看越貴之後就會惦惦(安靜)了」、「聽起來這間房子有好有壞,重點是你負擔的起,喜歡就好」、「當時房價一坪20萬,親友說房價會跌不要買,N年後現在一坪40-50萬,親友們悶不吭聲,你覺得呢?」、「沒有要幫忙出錢別說嘴!當時我買房子時,朋友還笑我買房讓自己壓力大,結果12年過了,我從華廈換成透天,他依舊在租屋」。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曾表示,市場上確實有不少長輩資助頭期款,而出現「誰出錢誰老大」的現象,又或者代溝使得意見上易產生分歧。如果是自己買房,絕大部分則沒有可情緒勒索的立場了,不過長輩意見還是有其參考性,可在一些小細節多傾聽。沒有人一次買房就上手的,若真不幸被長輩料中後果,自行負責即可,作為經驗成本也是人生成長。
延伸閱讀→
建商愛蓋、民眾愛買「這款房」!台中重劃區討論最熱的是「它」:符合首購接受度
新青安真的會查!她踩到地雷慘了 網透露「各種手段」:查水電、就醫紀錄躲不過
桃園機捷通車8年 青埔捷運住宅交易熱 沿著機場捷運脫北購屋 林口受青睞
揭弊媒體撰文消費爭議報導 伸張新聞自由
台灣人口頭禪竟誤傷日本人!西田惠里奈揭在台被騙經歷
家寧喊冤反遭炎上!聲明強調沒掌控財務遭網嘲「棄媽保寧」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