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於28日遭受規模7.7強震重創,造成嚴重傷亡,進一步惡化了這個已陷入近4年內戰的國家脆弱處境。自2021年軍方政變以來,緬甸一直處於軍政府與反抗勢力的激烈衝突中。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報導,緬甸內戰已導致超過350萬人流離失所。即使在地震發生前,聯合國就已預估今年緬甸有200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35%)需要人道援助,所需資金高達11億美元,但地震前籌募的資金甚至不到5%。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幾週前才削減對緬甸的援助,這是川普政府擴大撤銷外援計畫的一部分。去年緬甸所獲人道援助中,美國貢獻約三分之一,包括向摩羯颱風受災戶提供的援助。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去年對緬甸的支出高達2億4000萬美元,近半用於人道目的,但自今年1月起,USAID在緬甸的援助計畫從18項銳減至僅剩3項。
緬甸軍政府因其殘暴行徑長期被國際社會孤立,但此次地震後罕見向國際社會求援。華盛頓大學副教授卡拉漢指出,軍方可能會從中國、印度及俄羅斯等盟邦獲得援助,但可能嚴格管制援助物資流向,以防流入反抗勢力控制區。
值得注意的是,自內戰爆發以來,軍政府已對緬甸逾半數國土失去控制,這些地區目前由數百個不同反抗組織掌控,許多地方也受到地震影響。更令人震驚的是,BBC報導指出,在地震當天救災期間,軍政府仍持續轟炸國內反抗勢力,聯合國對此痛批為「讓人憤慨,無法接受」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