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連結: https://is.gd/BAc50M
隋文帝楊堅,家世非比尋常,父親楊忠深受北周宇文泰賞識,為朝廷的十二大將軍之一,受封「隨國公」,之後由楊堅承襲;楊堅的岳父獨孤信是鮮卑人,擔任更高階的官員八柱國,此人獨具慧眼,把么女獨孤伽羅嫁給楊堅,四女嫁給李昞,李昞就是之後唐朝建國者李淵的父親。
當時北周武帝宇文邕英明有為,滅了對峙的北齊政權,完成北方的統一,極有機會揮師南下,促使全國大一統,可惜崩逝,繼任的北周宣帝宇文贇是楊堅的女婿,終日淫樂,根本不理政務,二十二歲暴斃,楊堅以國丈的身分入宮,輔佐七歲的小皇帝北周靜帝。
楊堅官拜大丞相,又是太后楊麗華的父親,靜帝凡事順從。楊堅施政寬和,廢除苛法,躬行節儉,天下人心,無不歸附。十個月後,靜帝禪位,楊堅即位,定國號「隋」,為隋文帝,當時是西元581年。
隋文帝剛柔並濟,清理宇文家族的反抗勢力,又拉攏一些鮮卑貴族的支持,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首先針對內政革新,設置「三省六部」,以內史省(後來改稱中書省)草擬命令,門下省主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丞相,皇帝是最高權力核心,如此可以避免相權獨大,或是皇帝濫權。「六部」是指吏、戶、禮、兵、刑、工,層層分工,綜攬全國政務。隋文帝還將鮮卑姓氏恢復漢姓,延攬人心,廢除「九品中正制」,實施較為公平的科考制度,讓寒門子弟都有當官的機會,為國家選拔真正的人才。
今天行政人員開會吃便當,隋文帝也經常領著官員吃工作餐,完成《開皇律》五百條,廢除砍頭、分屍等等酷刑,對於死刑的執行必須「三奏」審慎再三,頗具三審定讞的模式,表現出對生命的尊重。
隋文帝勤政愛民,開皇年間多次減税,推行「均田法」,壯丁可受露田八十畝,身死歸官,桑田二十畝,可傳於子孫,提振農事生產,穩定經濟發展。為了節約財政支出,朝廷改行州、縣二級制,整合地方行政區劃,汰除冗官。在洛州等地設置「官倉」,民間廣設義倉,儲備糧食以防凶年,興建「廣通渠」,引渭水入黃河,便利關中漕運,又在長安舊城附近興建大興城,唐代改名長安。
隋文帝建國十二年,已到達庫藏皆滿的富庶,每年平均增加人口二十多萬戶,國富民強,呈現難得一見的榮景,史稱「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志業是南北大一統,面對北方突厥的進逼,除了採取攻伐戰略,也施以離間計對突厥進行分化,使突厥分為東、西兩部,然後以遠交近攻策略,削弱勢力,逼迫稱臣,楊堅便以隋朝皇帝的身分,兼任突厥名義上的君主,不僅維持邊境安寧,也創下中原天子兼任異族國君的首例。
正當隋朝國勢蒸蒸日上,南方的陳朝仍舊紙醉金迷,後主陳叔寶整日花天酒地,埋首創作「玉樹後庭花」之類的艷情詩。西元589年,陳朝兵敗,陳叔寶被俘,隋文帝統一全國。
隋文帝曾因百姓受困饑荒,便難過得自絕酒肉,表示苦民所苦。執政二十三年,晚年聽從獨孤皇后建議改立矯情偽善的楊廣為太子,之後隋文帝病重,楊廣露出真面目,隋文帝後悔莫及,隋朝就敗壞在楊廣手中。
隋朝國祚兩代總計才三十八年。但如果從西元208年赤壁戰後,天下三分的局面算起,直到隋朝的建立,才終結數百年硝煙戰亂,隋文帝功不可沒。司馬光說他愛養百姓,勸課農桑,輕徭薄賦,自奉儉素,所食不過一肉。隋文帝終其一生負評極少,堪稱賢君。
隋文帝楊堅結束長達數百年的大分裂,一統天下,他開創「科舉」,使天下寒士得以藉考試而翻身,為社會階級的流動提供了活水,在中國實行一千多年,為國拔才,也是全世界考選公務員制度的創始,可謂影響深遠。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不是明君,但是他開鑿連結南北的大運河,也是一樁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