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臺灣芯情】 台積電所在地「南科」,驚見5000年前臺灣第一小黑犬!

2023-10-17 11:09  作者 / 芯凝

南科內的「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展示距今5000~300年前先民的遺物,擬真的小黑犬是博物館最佳代言。(圖/作者拍攝合成)南科內的「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展示距今5000~300年前先民的遺物,擬真的小黑犬是博物館最佳代言。(圖/作者拍攝合成)

臺灣南部科學園區聚集了包括台積電等臺灣重要的科技大廠,產值年年增加,亮麗成績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南科」還有全臺灣最密集的考古遺址,存在距今約5000年前先民生活遺跡、有黑犬為伴的證明。實際走訪南科考古館,小黑犬模型活靈活現的,還不時汪汪叫個幾聲,我想牠繁衍能力肯定很強,因為現在臺灣鄉間到處可見「黑狗兄」!

  「南科」座落在台南市新市區、善化區和安定區交界之間,總開發面積約1043公頃。因為在園區開發過程中發現很多古物,從1995年底開始,有關單位積極展開調研,陸續發現了82處遺址,並在其中30多處遺址進行大規模的搶救發掘,所出土的考古遺物和遺跡,數量之大在臺灣考古史上前所未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也由此成立,位於南科園區內。

▲中研院臧振華教授(右2)和團隊,在考古遺址研究。(圖/作者翻攝)

經過近20年的努力,考古隊搶救出來上百萬件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化遺物,以及植物種子、動物骨骸等生態遺物,還有墓葬、溝渠、灰坑等遺跡,從中辨識出六個文化層,年代範疇涵蓋距今5000年前左右到約300年前,分為最早的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和明清漢人文化。

▲蔦松文化期的鹿角刀柄等骨制飾品工藝讓人驚豔(左),右圖為西拉雅文化期的硬陶煎藥壺。

南科在建廠過程中一直和搶救文化資產並行,期間在奇美電子LCM廠(現在的群創光電)棄土中發現了大坌坑文化菓葉期的遺留,年代距今5000~4200年前,具有相當高的文化資產價值。考古隊就是在此遺址挖掘出4具犬只骨骸,骨架保存完整,當中兩具擺放方向朝南、和擺放人體頭部方向相同,分析生前與主人關係密切,可能被當成朋友,這也是現今臺灣最早養狗的證據,堪稱「臺灣第一小黑犬」。(圖4)

▲南科以「臺灣第一小黑犬」為藍本,製作成逗趣的公共藝術,是南科園區內知名拍照景點。

根據文獻記載,來自中國大陸閩、粵地區的漢人,早在400多年就以台南沿海一帶為根據地、輸入商品,台南也是漢人最早進入臺灣開墾的地方,就是我們常說的「唐山過臺灣」。

    從南科出土的漢人文化遺址和遺物,反映出當時已經進行甘蔗等有機經濟作物的栽培和蔗糖生產,陶瓷器也呈現和史前時代完全不同的風格。這要追溯到十七世紀上半葉,荷蘭人招募漢人在臺灣燒磚,到了明鄭時期,參軍陳永華則「教匠取土燒瓦」。(圖5)

▲18世紀以後,來自大陸閩粵的移民逐漸增加,南科考古遺址出土很多自大陸南方進口的陶瓷器。

    十八世紀以後的臺灣,閩粵移民逐漸增加,島內居民對日用陶瓷器需求也相對提高,南科遺址內就出土很多中國大陸南方進口的瓷器,例如青花瓷、白瓷、青瓷等,多產自閩南德化、漳州一帶和江西景德鎮窯口。

    喜歡研究中國瓷器的我,看到這些數百年前、從大陸越過臺灣海峽而來的「生活用品」,除了感覺特別熟悉之外,也彷佛看到前人開墾臺灣辛勤的身影,內心悸動,久久不已!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文學

【孩子的詩-原來你在這裡】李白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揭示深刻情感 成為千古經典

在古代中國,許多詩人以其深刻的情感表達和獨特的詩詞風格為後世

2025-03-26 11:10

文學

【孩子的詩-原來你在這裡】年齡只是數字!曹操名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引領現代人活出不老雄心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醫療水準的進步,人類的壽命逐漸延長。許

2025-03-20 14:00

文學

【孩子的詩-原來你在這裡】以詩解困境!王維名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帶來人生啟示

在生活與學業中,許多人曾經歷過困境,無論如何努力都找不到前進

2025-03-19 14:06

文物

故宮國寶首次跨海來澎湖!「大航海時代的海上明珠」展覽震撼登場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宣布,將與澎湖縣政府攜手合作,於202

2025-03-06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