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拍賣官開講囉/南宋皇帝的藝術瑰寶——宋高宗《書杜甫詩》現身台北故宮

南宋高宗趙構〈書杜甫詩〉 (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南宋高宗趙構〈書杜甫詩〉 (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寫的〈書杜甫詩〉。這是一件從唐詩出發,結合了南宋皇帝優秀書法的絕美藝術品,背後還有一段精彩的歷史典故,很值得我們一起來欣賞與了解。

“暮春三月巫峽長,晶晶行雲浮日光,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合香。黃鶯過水翻迴去,燕子啣泥溼不妨,飛閣捲簾圖畫裡,虛無只少對瀟湘。

賜億年。”

台北故宮這件南宋高宗趙構的〈書杜甫詩〉,寫來是如此行雲流水,無論從平穩的運筆, 或是一整件作品呈現出的平和氛圍,都絲毫感受不出當時趙構他所面臨的時局危機。

中國藝術史上,像趙構這樣的藝術家皇帝並不多,當然跟他父親-皇帝爸爸宋徽宗趙佶有關,因為他父親宋徽宗也是藝術家。但宋徽宗在政治上的歷史評價相當負面,而趙構就不一樣了,他獲得的評價相當兩極,有人說趙構是個昏君,他殺了岳飛;但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趙構還算是一個中興明主,因為他至少穩定了南邊的大宋江山,在南方為大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

金兵抓了徽欽二帝,造成”靖康之難”後,高宗趙構就在南京的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年號建炎,成為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後來又改年號為紹興。藝術史上記載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的藝術文化風氣是很昌盛的。所以有「文藝紹興」一說,就是套用歐洲的「文藝復興」,用來比喻宋高宗時期藝文風氣之盛行。

其實從建炎元年到四年,一直有北方的金人兵馬在追殺,趙構則是一直往南逃,但在這段時間內,他的手下有好幾員大將,如: 岳飛、韓世忠,張俊等將領,負責北方的防禦工作。直到紹興二年(西元1132年),高宗才進駐杭州,最後到了紹興八年才正式定都杭州,杭州也就此成為未來南宋一百多年的首都。

南宋趙構《書杜甫詩》是宋代時期宋高宗創作的書法作品,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幅墨跡是宋高宗以楷書書寫杜甫的七言律詩《即事》,又名《暮春三月詩帖》。

此一詩帖以中鋒書寫,通幅看來章法疏朗,字型勻稱、圓潤,墨色統一,令人看來賞心悅目。杜甫這首七律的意境如詩如畫,配上高宗的洗鍊筆墨,可說是相得益彰。原來還有元代趙孟頫為此詩作的圖,可惜已被人裁去。

宋高宗趙構初學黃庭堅,後改學米芾,至終以追摹魏晉法度和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趙構書法的黃金時期是他退為太上皇之後,紹興三十二年詔皇太子即皇帝位,宋高宗趙構稱太上皇,退處德壽宮。

紹興三十二年時趙構才55歲,也算是年富力強之時退休,他從紛擾的政治局勢和繁冗的政務中解脫出來,在退休後的26年裡,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書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在這段退休時間裡他自己經過了藝術家的各種轉型,最終自成一家。而草書《洛神賦》便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2009/1/2 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拍賣會,1136年作,宋高宗趙構賜岳飛《起複詔》成交RMB 9,296,000。

宋高宗趙構像。(圖片來源: https://www.sfrx.cn/html/2019/yshy_0305/11555.html)

2009/1/2 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拍賣會 1136年作,宋高宗趙構賜岳飛《起複詔》成交RMB 9,296,000 (圖片來源: 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88290329)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40-南宋高宗趙構〈書杜甫詩〉】。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27787a8d-3bda-4796-b87c-f3a35630f21f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