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一年只賣3天!台南人冬至必吃不只湯圓 還有這個「冬至包」

星期四就是冬至,台南有個特有的習俗,是吃湯圓配冬至包,而且一年只賣3天!冬至包外型像金元寶,裡頭包著各式內餡,可以選擇吃葷或是吃素,冬至包用來祭祖,象徵慶豐收、招財保平安,台南人會配著湯圓吃,祭祖的話一次是以12個為單位,所以民眾預訂都是一次12顆以上,需求量大,有百年餅舖就全家總動員,限量3500顆。
冬至習俗裡,會準備應景食物「浮圓仔」和「炊菜包」,圓仔就是湯圓,而炊菜包就是所謂的冬至包,用糯米磨成粉,加入一些素菜等物,揉合做成半月形元寶狀,是自古以來的祭品,用來祈求一年平安。不過過去原始做法不容易保存,多家餅舖後來就改良,用麵粉來做皮,裡頭放的就是現在包子裡會包的餡料,有分葷的和素的,更容易被接受。
冬至包一般民眾一買都是12顆,因為傳統上,拜神或祭祖一次都以12個為基準,象徵12個月,一開始冬至包的外型是半月,主要就是因為冬至是一年當中夜最長的一天而發想,但大家越看越覺得像金元寶,吃下冬至包也象徵有招財的感覺。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