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已組成「GMT推動工作小組」,計劃修正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徵收率,針對符合全球最低稅負制(GMT)適用門檻、合併營收達7.5億歐元(約新台幣270億元)的跨國企業集團,將在台灣境內的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徵收率調升至15%,目前已報請行政院核定。
KPMG安侯建業與國際財政協會(IFA)中華民國總會日前共同舉辦「2025年IFA國際租稅研討會—迎戰全球稅務新秩序」,財政部次長李慶華出席致詞,賦稅署長宋秀玲則發表「全球最低稅負制政策近期發展及台灣因應之道」專題演講。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指出,2025年是GMT正式實施的關鍵年度,截至2025年9月已有59個租稅管轄區完成立法。亞洲地區如越南、澳洲將於2026年開始實施當地申報要求。此外,面對美國多重關稅措施,企業如何善用AI與數位化工具提升稅務治理效率與透明度,將成為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李慶華表示,GMT對跨國企業將造成衝擊和挑戰,企業需調整經營策略與投資布局。同時,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許多企業已開始調整營運及投資結構。作為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台灣企業面對新稅制或貿易環境變化,競爭力將受到影響。財政部除持續觀察國際租稅制度變化,也將評估未來採行GMT的可行性。
宋秀玲解釋,為避免差額補充稅流失至他國,多數國家透過國內法導入所得涵蓋原則(IIR)、徵稅不足原則(UTPR)及合格當地補充稅制(QDMTT),確保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繳納最低15%稅率。她建議企業可赴實施GMT的國家投資,確保不產生差額補充稅,並避免在有效稅率低於15%的國家設點,以降低稅負增加風險。此外,企業也應善用台灣現有的35個租稅協定締約國網絡,享受租稅協定利益及雙邊溝通保護機制。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