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徐秀蘭籲台灣提升關鍵材料自主性 強化半導體供應鏈韌性

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於9月8日SEMICON Taiwan展前記者會上發表演講,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競爭力不僅在於產能與技術,更關鍵在於掌握重要材料的能力。她呼籲台灣應提升材料自主率,特別是容易受制於人的關鍵環節,避免被「卡脖子」的風險。

作為SEMI全球董事會成員,徐秀蘭以「關鍵材料,關鍵韌性:打造新世代半導體供應鏈永續基石」為題進行分享。她指出,看似微小的化學品、研磨粉或稀有氣體等關鍵材料一旦供應中斷,將可能阻礙整個產業運作,如同日本曾對韓國實施電子級產品制裁的案例所示。

徐秀蘭表示,全球疫情與自然災害凸顯了供應鏈過度集中的風險,促使許多國家推動「台灣+1」策略,要求企業在台灣之外設立生產基地。市場甚至出現「No China、No Taiwan」的聲浪,鼓勵企業在中國與台灣以外地區布局,以增強供應鏈韌性。

在關鍵材料方面,徐秀蘭特別提到稀土、高介電常數材料、光阻添加劑、CMP研磨劑和稀有氣體的重要性。她強調碳化矽(SiC)在高性能散熱應用的優勢,以及鎵(Ga)作為關鍵化合物成分的價值。然而,全球90%的鎵產量集中在中國且需出口許可,構成產業潛在風險。

為建立韌性供應鏈,徐秀蘭建議產業從「及時生產」轉向「以防萬一」策略。雖然這可能增加成本,但能確保供應穩定。她呼籲政府制定政策鼓勵關鍵材料在台自主生產,並加強國際合作開發替代氣體和環保化學品,透過自主研發、國際合作與策略性競合,確保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僅強大,還能穩定且永續發展。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