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這幾年小宅產品夯,又因為房價走高,使得不少套房、1+1房產品因總價較低而拉升買氣,不過一些「購屋陷阱」不可不謹慎!宜蘭執業不動產經紀人及地政士工作者、不動產講師邱明芳分享實際案例,近日就有一位女性購屋者來電跟我詢問,她在2年前於台北買了一間小套房,為首購資格,當時她找銀行談到一個利率2%的方案,還被房仲業務員保證「這是市場最低價,錯過就沒有」,她聽完相當心動,當時覺得自己撿到便宜、而立刻決定要購置。
邱明芳說,但過了一年,這位小姐幾乎每天在抱怨,因為這個房貸方案「竟有兩個限制」:第一,沒有寬限期;第二,若提前還款,就要收違約金。也因為上述的限制,她買的這間套房空租了半年,她每個月要自己支付3萬元房貸,更慘的是,就算她手上有閒錢,也不能直接提前還本金,因為違約金高到讓她完全放棄償還本金的念頭。
邱明芳表示,最後她發現,當初省下來的利率,一年頂多多省下3萬元,但現金流壓力卻壓得她喘不過氣。因此提醒大家,買房必須注意幾件重要的事,利率不是第一順位的考量,必須先看「寬限期」與「提前還款條件」。
寬限期至少要有2年以上,最好3年,邱明芳說明,因為包括裝修時間、空租的期間,手上現金流量一定很緊張,且提前還款最好能「局部還本金」,比如多還個10萬、20萬元的一部分本金,這樣利息及經濟壓力,就會降下來。
此外,這幾年小宅產品成主流,一般來說,小坪數產品有時被視為過渡性產品,尤其對於社會新鮮人及小家庭而言,在家庭成員增加時,就會面臨換屋的抉擇。房市專家、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民眾選購前要格外注意價格與流通性問題,另外,有些銀行對於小坪數產品,尤其是15坪以下房貸的承辦意願不高等因素,都應列入參考,謹慎考量。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