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防年度預算規模逼近兆元,無人機與無人船已成為台灣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嶄新藍海。台灣廠商積極布局,逐步建立完整的「MIT無人載具供應鏈」,不僅強化國防自主能力,更有望進軍國際市場,提升台灣軍工產業的整體實力。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於9月18日登場,在台灣國防預算大幅提升的背景下,軍工產業已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總統賴清德宣示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 3%以上,未來年度國防支出預計突破兆元規模,這些資源將重點投入無人機、無人艇等不對稱戰力發展。
國防部軍備局7月下旬公布的軍用商規無人機採購計畫,規劃於民國115年採購1萬1270架、116年再添3萬7480架,總計4萬8750架。業界估計,此標案金額可達新台幣500億元,被譽為「台灣史上最大無人機採購案」。在「非紅供應鏈」成為全球趨勢下,經濟部已號召國內上下游業者組成無人機國家隊,逐步開拓歐美市場。今年上半年,台灣無人機出口達1189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49%,主要出口市場為波蘭、美國、德國、捷克與香港。
無人船領域同樣商機無限,明年度國防預算編列1320艘無人艇,訂單規模將達180億元。加上海軍輕型巡防艦、海巡署維權艦艇等需求,市場規模預估上看千億元。
在國防政策推動下,台灣無人機供應鏈已逐漸成形。漢翔、亞航、長榮航太、中光電、雷虎、神通、為升等廠商均積極參與,形成跨航太、電子產業的聯合戰線。漢翔將在航太展展出無人機反制系統,並已與客戶合作量產無人機;亞航與碳基科技合作,已將「銳鳶二型」無人機交付中科院;長榮航太則承接國防部無人機測試專案,正式跨足軍用無人機市場。
雷虎科技在國防投資與國際市場同步布局,計劃赴美投資無人機馬達與關鍵零件量產基地,並將在航太展展出多達6款無人載具。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去年獲得國防部微型與監偵型無人機量產案,共3037架,已持續分批交貨。為升則與國際國防科技公司合作,切入無人機反制系統市場。
在零組件領域,東元已開發無人機驅動馬達與電池系統;富田電機、昶瑞機電則布局中大型無人機動力模組。此外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