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上海潮玩文化盛行 家長認同其情緒價值

近半年來,上海的潮玩與二次元文化呈現爆發性成長,各大商場內販售潮玩、動漫周邊的店家數量激增,短短五分鐘路程就能遇見多家相關店鋪。這股潮流不再侷限於特定IP如LABUBU或JELLYCAT,而是擴展至綜合型潮玩店,涵蓋寶可夢、三麗鷗、迪士尼及日本動漫等多元IP的周邊商品。

這股潮流已滲透至各類零售業態。蔦屋書店開始銷售吉伊卡哇玩偶,宜得利傢俱在入口處展示卡通角色商品,Uniqlo則推出與LABUBU的聯名服飾。各種主題快閃店更成為上海街頭的亮點,巨型卡通裝置吸引大量民眾拍照打卡。

根據「中國潮玩與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24)」,中國潮玩產業規模預計2026年將達人民幣1101億元,年均增長超過20%。在上海靜安大悅城,各種潮玩與動漫周邊店鋪聚集,吸引眾多年輕消費者,其中不乏由父母陪同的青少年。

一位來自廣西的高中生在媽媽陪同下購買了價值約人民幣700元的明星周邊玩偶,以及價值1000多元的遊戲道具複製品。有趣的是,其母親對這類消費持支持態度,認為這些商品雖然實用性不高,但能提供情緒價值的滿足,在當今壓力大的社會環境中,能證明年輕人對生活的熱愛。

這種現象反映了更廣泛的「情緒經濟」市場。據官媒報導,隨著中國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願意為「悅己」和「興趣」消費,預計2025年中國情緒消費規模將突破2兆元,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