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不佳是許多學生和上班族的共同困擾。與其歸咎於自己「記性差」,不如學習更有效的記憶方法。近期廣受討論的「三明治記憶法」被認為是最符合大腦運作原理的科學學習技巧,許多使用者表示「確實能記得更牢固」。
日本記憶專家石井貴士在《1分鐘超強記憶法》中解釋,大腦會優先保留被判定為「重要」的資訊,而忽略無關緊要的內容。因此,掌握「如何輸入」與「何時複習」的時機比單純死記硬背更有效率。「三明治記憶法」利用睡前、起床後以及當日第三次複習這三個黃金時段,將學習內容牢固地儲存在記憶中,就像三片吐司夾住記憶材料一樣。
美國史丹佛大學線上高中校長星友啓在《史丹佛高效記憶法》中也支持這一觀點。他強調有效率的學習應從大腦「輸入機制」著手,真正的速讀關鍵在於理解內容而非閱讀速度。他建議將重點條目化整理為大綱或摘要,以加深記憶痕跡;在觀看教學影片時,結合閱讀與聆聽,並配合關鍵詞測試或自我問答,能更有效地吸收知識。
三明治記憶法包含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睡前輸入」,建議在晚上8:30至10:00之間進行第一次背誦,此時大腦已開始放鬆,有利於將資訊送入記憶倉庫;其次是確保「高品質睡眠」,讓大腦在睡眠中進行記憶鞏固;最後是「起床後複習」,利用清晨最清醒的90分鐘再次溫習前晚內容,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專家建議在24小時內進行第三次複習,這是「記憶曲線」的關鍵節點,能使知識完全定型。此外,通勤族可善用「碎片時間」學習,尤其適合背誦英文單字、歷史知識等需要記憶的科目。選擇車廂頭尾位置可減少干擾,提高專注度。
記住大腦專注力約持續90分鐘,合理規劃讀書時間並配合「三明治記憶法」,將能顯著提升學習效果。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