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高齡女性同時感染新冠與類鼻疽 疑因吸入途徑感染致死

疾病管制署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本土類鼻疽個案,並報告2起死亡案例,死者皆居住於南部地區。其中一名90多歲女性同時感染新冠病毒與類鼻疽桿菌,雖接受住院治療,但病況持續惡化,最終於發病兩週後不幸過世。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顯示該名患者颱風期間並未外出,也沒有接觸污水或污泥的紀錄,專家根據其肺部症狀研判,不排除是透過吸入途徑造成感染。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高齡女性患者本身有癌症病史,初期僅出現咳嗽及呼吸困難症狀,一週後前往急診就醫時發現白血球指數升高、腎功能惡化,檢驗確認新冠陽性且雙肺發炎,診斷為新冠肺炎並給予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續在血液檢體中又確認感染類鼻疽桿菌,病情持續惡化,最終於發病兩週多後死亡。

本週公布的5例新增類鼻疽本土病例均居住於南部地區,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皆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發病日期在8月上旬至下旬之間。這些患者多因發燒、頭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就醫,疫調發現其中2名患者因工作關係有接觸污水污泥的經歷。目前5名患者均在住院治療中,其同住接觸者皆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指出,今年國內累計5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含7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以高雄市41例最多。另外,今年累計37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分布於13個縣市,以新北市及台中市各7例最多。

專家提醒,類鼻疽桿菌存在於受污染的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強風暴雨容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原菌暴露於地面並加速傳播。民眾在進行滅鼠工作、風災後清理環境或接觸可能受感染的水源時,應佩戴口罩、防水手套及穿著長筒雨鞋,並在脫下裝備後徹底清洗雙手。如出現不明原因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以便及早診斷與治療。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