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離岸風電產業蓬勃發展,帶動相關人才需求大增。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早在2018年便設立離岸風力發電學分學程,吸引各領域學生修習,並正規劃建置離岸風電人才培育基地,致力培養產業即戰力人才。
台大工學院長江茂雄接受專訪時表示,離岸風電作為再生能源,比核能風險低,發生災害時僅限於機組損壞,不會產生其他危害;且不需進口燃料,可達到能源自主,避免受國際局勢影響,降低國家安全風險。台灣海峽優越的風力條件使台灣成為全球最佳風場之一,讓台灣在亞洲地區搶得發展先機。
2018年台灣離岸風電起步時,國內缺乏相關系所、師資和教材。江茂雄等人赴丹麥工業大學取經,了解其風電人才培育機制,並與供應鏈廠商互動,最終於2018年9月正式啟動離岸風力發電學分學程,培育高階工程、規劃、設計、管理等專業人才。
學程要求學生修習至少15學分且成績及格,才能取得證明。由於離岸風電涵蓋領域廣泛且發展迅速,課程內容需不斷更新,有時單一門課就有5、6名教師參與授課。這種跨領域特性吸引了工學院以外的學生,包括理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管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等。
「許多學生畢業後都有機會到外商工作,甚至派駐國外任職,業界對離岸風電人才更是搶破頭。」江茂雄指出。目前台大離岸風力發電學程已培育近百名畢業生,就業前景不遜於半導體產業。
台大正在建置離岸風電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包含風力發電機運維培訓系統、離岸風場運維培訓系統等,預計今年底完工啟用。基地將結合造風機、蛇形造波機、風力發電機、海洋環境監控系統等設備,打造完整教學場域。
江茂雄表示,台大也與建國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等學校合作培育人才。未來基地啟用後,除提供教學使用,也將作為業界人才的培訓基地,希望落實產學無縫接軌,培育即戰力人才,鞏固台灣作為離岸風電人才和零組件輸出重鎮的地位。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