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江蕙《無.有》演唱會創造十大社會效應 藍白綠齊聚同享台語歌盛宴

台語天后江蕙的《無.有》演唱會23場盛事即將落幕,不僅創下超過13億元票房紀錄,更推動寬宏藝術股價攀升至171元,同時引發十大社會效應,影響力持續擴散。

首先,演唱會掀起空前搶票熱潮,260萬人登記抽籤,中籤率僅7.6%,相當於全台逾一成民眾爭搶20萬張門票,打破寬宏售票系統紀錄。即使演唱會即將結束,歌迷仍熱切期盼加場。

其次,演唱會帶動台北、高雄周邊住宿、交通與餐飲業全面受益,寬宏藝術每日訂購高達千個便當,為服務長輩歌迷,工讀生人數較一般演唱會增加近一倍,創造可觀經濟效益。

第三,在社會對立情緒高漲的時期,江蕙的歌聲超越政治分歧,讓不同政治立場的民眾能夠和平共處,一同欣賞台語歌曲之美。

第四,演唱會成為親子關係升溫的催化劑,許多子女購票孝敬父母、祖父母,現場處處可見子女攙扶長輩、老夫妻牽手同行的溫馨畫面,使演唱會成為家庭融合的最佳場合。

第五,銀髮族展現熱情追星文化,約半數觀眾超過60歲,包括平日穩重的企業高層也熱情合唱,呈現難得一見的銀髮族集體回春景象。

第六,長輩們為了欣賞江蕙演出,不畏艱難登上小巨蛋三樓,甚至積極參與互動環節,舉起福利熊手燈搖動,展現自發性復健精神,令子女感動。

第七,江蕙演唱會為許多人帶來首次演唱會體驗,從卡帶年代唱到數位時代的歌聲承載台灣共同情感與時代記憶,結合東方元素的舞台設計與聲光效果,為觀眾創造難忘回憶。

第八,演唱會促進台語文化傳承,原本只聽K-pop的年輕人陪同長輩觀賞後,也被江蕙歌聲吸引,開始認識並喜愛台語歌曲,為台語文化傳承貢獻力量。

第九,江蕙從癌症康復重返舞台的故事激勵眾多癌友,她也藉演唱會呼籲健康檢查的重要性,鼓勵子女帶長輩定期檢查。

最後,江蕙的成功展現天賦與勤奮的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