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司令部近期成立「防空暨無人系統組」,國防專家今日表示,預期陸軍將成為無人機應用最廣泛的軍種,建議該單位應肩負起制定無人機作戰準則的重要責任,並規劃「科技樹」發展路徑,在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透過自動化科技提升部隊戰力。
國防部在最新發布的「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劃報告書」中指出,為因應未來作戰型態的轉變,陸軍司令部已透過國防資源分配、武器裝備籌獲、兵役制度調整及新式無人機等裝備獲換裝,成立「防空暨無人系統組」,以推動部隊現代化建設。
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分析,此舉體現了不對稱作戰原則的落實。相較於海、空軍主要在戰術及戰略層級使用無人裝備,陸軍的應用將更為廣泛,從班、排、伍等基層戰鬥單位都可能配備無人系統。他強調,從俄烏戰場經驗來看,無人機消耗速度極快,因此需要低成本、大量部署的策略,同時陸軍無人裝備應擴展至無人車輛領域。
蘇紫雲進一步指出,陸軍防空暨無人系統組必須與陸軍準則發展單位、兵監、步校等機構密切合作,選擇適合的無人機系統,並制定相關作戰準則。
國防院學者舒孝煌則表示,五年兵力整建報告旨在向民眾及立法院說明國軍面對中共威脅的應對規劃。鑒於中共軍事發展涵蓋高度匿蹤及自動化裝備,加上俄烏戰爭帶來的新挑戰,陸軍成立專責單位確有必要。
舒孝煌解釋,各軍種對無人機的需求各異:空軍需要長航時、大範圍偵察的無人機;海軍需要支援反艦作戰的目標獲取型無人機;陸軍則需要支援視距外作戰的各級無人機系統。他特別強調,無人機可作為對抗中共兩棲登陸的有力武器,建議陸軍新設單位應為不同特性的部隊發展相應準則,並規劃「科技樹」發展路徑,以自動化技術彌補未來人力不足的挑戰。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