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石崇良揭五大策略解決急診壅塞問題 強化醫療韌性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表示,作為出身急診醫師的他,最希望能解決長期困擾台灣醫療體系的急診壅塞問題。他指出,衛福部面臨的三大挑戰皆與「韌性」相關,包括醫療韌性、心理韌性及社會韌性,而急診壅塞若無法改善,醫療韌性將難以建立。

石崇良分析,急診壅塞問題複雜,需從五大面向著手解決。首先是控制前端流量並落實分流機制。他指出,新冠疫情後急診病患數量雖相對穩定,但仍有季節性波動,而高達八成的急診病患其實不需住院。為此,他計劃推出「假日急症中心」(UCC),提供一般內科及外傷處理服務,同時鼓勵診所假日開診,平衡病患需求與醫師工作負荷。

其次,石崇良強調需強化家醫計畫,降低慢性病患者因病情控制不佳而湧入急診的情況。第三,針對機構或居家照顧的失能者,他提出透過區域聯防及聯合值班等方式,提升假日與夜間緊急處理能力,這也將成為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的調整重點之一。

在住院量能方面,石崇良計劃推動在宅急症照護、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等措施,並採用早期出院模式,讓病況穩定的患者轉至居家或門診接受後續照護,以提高病床周轉率。此外,他也提到將檢討護理人力不足影響開床的問題。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