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沒車位、還得爬樓梯 公寓買家「40~50歲」占最多?這些誘因讓他們買單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公寓擁有坪數大、低公設、無管理費等特性,即便需爬樓梯、無車位可停,仍讓許多購屋族願意滿單。而根據統計,全台購買老公寓的族群,竟以40到50歲者佔比最高。但隨著年紀增長,公寓的宜居性對高齡族而言也大打折扣,專家則認為,這些族群多半是看上公寓空間較大,或是都更危老效益。

 

聯徵中心統計2021年第1季與2025年第1季全台公寓購屋客群年齡對比,佔最大宗的皆為40到50歲者,4年增幅2.9%,其次則是30到40歲者,由31.5%增至31.6%。反之,50到60歲、60到70歲及70到80歲之族群,購置老公寓的佔比皆下滑。

全台公寓買家以40到50歲者佔最大宗。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公寓、中古屋、老屋、老房。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然而40到50歲之族群,即將步入高齡,為何還願意購買屋齡偏高的老公寓?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一方面是公寓使用空間較大,若年輕時居住在小空間,之後有積蓄換屋就會考慮不必再相對委屈,但房價還是偏高,則以低公設比的公寓購置。另也可能本就有居住大空間的習慣,同樣因為高房價的理由,遂購買公寓產品自住為主,年輕或投資族群較是大樓物件的買盤。

 

另一方面,陳炳辰也提到,當然也會有許多購置公寓隔間出租的中高年齡的資產族,加上未來有都更危老效益,亦會是購置因素。

 

此外,長者貸款上雖出於年屆退休或已退休,收入因此不一定穩定而可能有疑慮,但或許因為有儲蓄、子女擔保,其他資產證明,還是有機會讓銀行放行,乃至於本身的資產足以應付稍高自備額度,倒不一定悲觀。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