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家程仁珮在文化部支持下,於洛杉磯18街藝術中心進行為期3個月的駐村計畫,近期展出「食譜是尋找家鄉的藏寶圖」系列作品,透過獨特視角探索食物如何連結不同文化與記憶。
程仁珮深入訪談當地移民家庭,收集充滿情感記憶的家庭食譜,將食材解構後重新組合排列成雕塑,再拍攝成影像作品。這些「食物肖像畫」呈現了六個移民家庭的故事,作品中午餐肉罐頭、青蔥、醬油罐、義大利麵等原料經過藝術重組,轉化為牆上的藝術品,為觀眾提供開放式的解讀空間。
「作品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提供一個想像的空間,」程仁珮解釋道。有趣的是,同一種食材在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眼中,能喚起各自的家鄉記憶。例如美國午餐肉罐頭在韓國、日本沖繩、美國夏威夷等地都有獨特的烹調方式,成為連結不同文化的媒介。
曾在巴黎、日本、越南等多地創作的程仁珮,對洛杉磯的多元文化特別有感。「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內,可能經過許多不同族裔生活的區域,各自像一個個縮小版的國家,卻又和諧共存。」這讓她反思台灣對特定族群的偏見與誤解,並認為食物可作為促進理解與融合的起點。
「食物是一種溫柔的力量,透過軟實力方式,能消弭對不同民族的誤解,甚至激發好奇心,」程仁珮分享創作背後的動機。她的作品提出「如何在一個國家裡,不同族群可以變成一家人?」的思考,並在食物中尋找答案。
通過田野調查式的訪談與藝術手法,程仁珮讓家族食譜訴說共同主題:「每一道料理未必有多麼傳統、多麼道地,但都在這塊土地上長成了不同的樣貌。各個家庭端出的拿手好菜,就是屬於洛杉磯的真正風味。」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