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美國會報告揭示美台軍事合作擴大趨勢與台灣國防挑戰

美國國會研究處於7月底發布「台灣:防衛軍事議題」報告,詳細分析了近年美台軍事合作的發展。報告指出,雖然美台安全合作多數未公開,但呈現明顯擴大趨勢,特別是台灣自2023年起參與美國「國際軍事暨訓練」計畫,有效強化兩軍聯合行動能力。

在軍售方面,2015年至2025年期間,美國行政部門向國會通報的對台「外國軍事銷售制」總額已超過280億美元(約新台幣8372億元)。第117屆國會通過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更為對台軍援開闢新途徑,首次將「總統撥款權」擴及台灣,允許直接從美國國防部庫存提供台灣防衛物資與服務,以解決傳統軍售交付時程過長的問題。該法案實施後,美國已宣布3項對台「總統撥款權」計劃,總額達15億美元。

此外,「台灣增強韌性法」也首次為台灣提供「外國軍事融資」,可用於購買美國武器的貸款或補助。美國國務院政軍局前副助理國務卿芮斯尼克曾表示,台灣參與「國際軍事暨訓練」計畫能在美國國防部教育體系中享有大幅折扣,每年可為台灣節省數百萬美元,這些資金可再投資於台灣國防預算中。

報告也指出台灣自身的國防努力,2019年至2023年間,台灣國防預算平均每年成長近5%。2024年,台灣約將國內生產毛額的2.5%用於國防,台灣總統更表示計劃將軍費提高至GDP的3%以上。

然而,台灣在實現國防目標時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政策制定者對嚇阻中國動武策略的分歧、行政部門與立法院的預算爭議、軍隊招募與留用困難,以及民防準備不足等問題。報告特別提到:「在社會層面,目前尚不清楚台灣人民在兩岸戰爭下願意或能夠承受何種經濟安全、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等代價。」

美國國會研究處隸屬國會圖書館,專責為國會議員、委員會及幕僚提供客觀、中立的研究分析與政策建議。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