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走出偏見,看見真實的巴黎與台灣

巴黎,這座城市承載著無數的矛盾與共存。它既有雞尾酒會上的光鮮亮麗,也有街頭巷尾為生存奔波的現實。白天,精品店裡流光溢彩;夜晚,櫥窗下卻成了街友的棲身之所。這是一座將美學追求推向極致的城市,同時也以驚人的包容力,接納著各種價值觀與生活樣貌。
巴黎的優雅舉世聞名,但與此並存的,還有扒手、街友與乞討者的日常風景。對初訪者而言,這樣的景象或許令人困惑:街頭上的乞討者,無論是分享生日願望的年輕女孩,或是結伴而行的青年,他們背後往往藏著外人難以想像的複雜故事。巴黎人對此早已見怪不怪,能幫則幫;唯有政府期望這樣的畫面能從城市中消失。
有人認為,如今的巴黎比我們早期留學時更顯混亂,似乎正在退步。然而我寧願相信,那只是進步的速度放慢了,而非真正的倒退。這份對人權與多元價值的堅持,正是巴黎,也是整個法國社會最可貴的核心。正如有人所說:「發掘美好的事物,才是旅行的意義,也同樣適用於人生旅途。」
反觀那些試圖透過詆毀他者來彰顯自身優越的態度,反映的往往只是內心深處的自卑與淺薄。我們之所以懷抱正面心態踏上巴黎之旅,並非期待它毫無瑕疵,而是被其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藝術、美學與建築所吸引。
每座城市都有可取之處,也有令人遺憾的一面。巴黎並不完美,卻從不因此自卑;同樣,台灣也不必因為不完美而自慚形穢。
若僅是為了挑剔他國的髒亂,或因多元族群而心生恐懼,那未免太過可惜。人生的真意,應是開拓視野與心胸,而非讓自己變得更加封閉狹隘。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